<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年得路的詩詞(1327首)

    181 《賊平賀本路史禽良叔彌忠四首》 宋·王邁

    建俗輕生自古然,況逢軍旅更饑年。
    兩臺顧長酸鼻,一飯無緣得下咽。
    發廩救荒寧計日,乞師請命屢牋天。
    賊平必欲論功報,鎮撫須居占節能先。

    182 《送秘閣朱員外知復州》 唐·徐鉉

    景陵山水舊知名,珍重詩人建隼行。
    未免簿書勞利刃,省貪煙月縱高情。
    揚雄閣下諸生送,陸羽門前百吏迎。
    圣代群賢皆得路,三年傾首望鵬程。

    183 《燎蚊》 宋·項安世

    欲昏疑霧合,未暗已雷鳴。
    驅逐無長策,紛紜劇亂兵。
    晝潛如設伏,夜嘯若先聲。
    喙慘戈予利,身微坌壒輕。

    184 《送國子監丞顏幾圣提舉江東分韻得動字》 宋·陳傅良

    長安夜未艾,客枕厭群動。
    平明視天闕,劍佩鳴珌琫。
    學省雖冷官,上意響周孔。
    六飛自天下,多士溘云滃。

    185 《三月二十九日飲杭州路耿同知花園》 宋·方回

    巢燕春泥久已融,虞弦節近鼓薰風。
    枝枝爛熟櫻桃紫,朵朵爭妍芍藥紅。
    冠豸霽威賢御史,雕蟲得雋老詩翁。
    十分蠶麥今年稔,我輩何妨酒一中。

    186 《詠槐》 宋·李復

    當年夾路綠參差,曾擁金輿拂羽旗。
    得地偶逃斤斧幸,聞風非與雪霜期。
    猶殘臘火燔空腹,時有驚雷起蠹枝。
    想見妖靈占上象,龜山獵罷舊都移。

    187 《答推官李珪》 宋·李復

    吾族柯條茂,人稱孝子賢。
    新游思我共,舊學欲誰傳。
    每愛鸞鴻志,徒嗟犬馬年。
    青云如得路,驤首看揚鞭。

    188 《重游雁山分得六題·蕩頂》 宋·薛嵎

    高平余十里,湖湗落中間。
    此地可耕鑿,長年迷草菅。
    一庵猶有路,四望忽無山。
    道者了經課,慰余燈陟艱。

    189 《和楊誠齋韻謝惠南海集詩三首》 宋·袁說友

    蕓閣登儒拜黼衣,鳳凰來泊鳳凰枝。
    待教黃閣調元去,暫對青藜下燭時。
    身到三山真得路,君留群玉幾題詩。
    十年前訪岷峨事,也作書郎慕左思。

    190 《簡唐英同年四首》 宋·袁說友

    舊言山色有無中,今日環觀在短蓬。
    游子不堪歸路冷,篙師愁殺裹囊窮。
    便回溪口風尤急,欲到山頭月已東。
    贏得閒言擾詩社,煩君更語主人公。

    191 《觀除目二首》 宋·曾豐

    某曾同宦某同年,鵬翼摩云背負天。
    已覺卑飛難得路,未容高蹈重歸田。

    192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93 《滕王閣序》 唐·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詠史懷古辭賦精選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寫景抒情典故勵志

    194 《醉翁亭記》 宋·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辭賦精選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宴飲山水抒情

    195 《瀧岡阡表》 宋·歐陽修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
    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
    太夫人守節自誓;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至于成人。

    古文觀止寫人父母

    196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197 《前出師表》 兩漢·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勵志勸勉

    198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199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辭悲秋長詩

    200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 關于年得路的詩詞 描寫年得路的詩詞 帶有年得路的詩詞 包含年得路的古詩詞(13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