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年均的詩詞(389首)

    41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 隋代·佚名

    禮均孝慈,樂合韶武。
    至德光矣,鴻恩亦溥。
    上下和濟,華夷樂湑。
    棧斝在行,盛停斯舉。

    42 《中和節日宴百僚賜詩》 唐·李適

    韶年啟仲序,初吉諧良辰。
    肇茲中和節,式慶天地春。
    歡酣朝野同,生德區宇均。
    云開灑膏露,草疏芳河津。
    歲華今載陽,東作方肆勤。
    慚非熏風唱,曷用慰吾人。

    43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 唐·任希古

    豐野光三杰,媯庭贊五臣。
    綈緗歌美譽,絲竹詠芳塵。
    圣歷開環象,昌年降甫申。
    高門非舍筑,華構豈垂綸。

    44 《初發道中贈王司馬兼寄諸公》 唐·張九齡

    昔歲嘗陳力,中年退屏居。
    承顏方弄鳥,放性或觀魚。
    曾是安疵拙,誠非議卷舒。
    林園事益簡,煙月賞恒馀。

    45 《扈從出長安應制》 唐·杜審言

    分野都畿列,時乘六御均。
    京師舊西幸,洛道此東巡。
    文物驅三統,聲名走百神。
    龍旗縈漏夕,鳳輦拂鉤陳。

    46 《奉和圣制義成校獵喜雪應制》 唐·張說

    文教資武功,郊畋閱邦政。
    不知仁育久,徒看禽獸盛。
    夜霰氛埃滅,朝日山川凈。
    綽仗飛走繁,抨弦筋角勁。

    47 《灉湖作》 唐·趙冬曦

    三湖返入兩山間,畜作灉湖彎復彎。
    暑雨奔流潭正滿,微霜及潦水初還。
    水還波卷溪潭涸,綠草芊芊岸嶄岝。

    48 《九日》 唐·張諤

    秋來林下不知春,一種佳游事也均。
    絳葉從朝飛著夜,黃花開日未成旬。
    將曛陌樹頻驚鳥,半醉歸途數問人。
    城遠登高并九日,茱萸凡作幾年新。

    49 《九日》 唐·張諤

    秋來林下不知春,一種佳游事也均。
    絳葉從朝飛著夜,黃花開日未成旬。
    將曛陌樹頻驚鳥,半醉歸途數問人。
    城遠登高并九日,茱萸凡作幾年新。

    50 《送李侍御貶郴州》 唐·劉長卿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靈均。
    幾路三湘水,全家萬里人。
    聽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
    憶想汀洲畔,傷心向白蘋.

    51 《題靈祐上人法華院木蘭花(其樹嶺南,移植此地)》 唐·劉長卿

    庭種南中樹,年華幾度新。
    已依初地長,獨發舊園春。
    映日成華蓋,搖風散錦茵。
    色空榮落處,香醉往來人。
    菡萏千燈遍,芳菲一雨均。
    高柯倘為楫,渡海有良因。

    52 《送日本國聘賀使晁巨卿東歸》 唐·包佶

    上才生下國,東海是西鄰。
    九譯蕃君使,千年圣主臣。
    野情偏得禮,木性本含真。
    錦帆乘風轉,金裝照地新。
    孤城開蜃閣,曉日上朱輪。
    早識來朝歲,涂山玉帛均。

    53 《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 唐·杜甫

    我之曾祖姑,爾之高祖母。
    爾祖未顯時,歸為尚書婦。
    隋朝大業末,房杜俱交友。
    長者來在門,荒年自糊口。

    54 《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 唐·杜甫

    白日照舟師,朱旗散廣川。
    群公餞南伯,肅肅秩初筵。
    鄙人奉末眷,佩服自早年。
    義均骨肉地,懷抱罄所宣。

    唐詩三百首小學古詩送別詠物寫草

    55 《有感五首》 唐·杜甫

    將帥蒙恩澤,兵戈有歲年。
    至今勞圣主,可以報皇天。
    白骨新交戰,云臺舊拓邊。
    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

    56 《夔府書懷四十韻》 唐·杜甫

    昔罷河西尉,初興薊北師。
    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遲。
    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時。
    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

    57 《夔府書懷四十韻》 唐·杜甫

    昔罷河西尉,初興薊北師。
    不才名位晚,敢恨省郎遲。
    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時。
    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

    58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唐·錢起

    傾酒向漣漪,乘流東去時。
    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
    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
    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關人。

    59 《補樂歌十首·大夏》 唐·元結

    (《大夏》,有夏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禹治水,其功能大中國。
    凡三章,章四句)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

    60 《補樂歌十首·大夏》 唐·元結

    (《大夏》,有夏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禹治水,其功能大中國。
    凡三章,章四句)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

    * 關于年均的詩詞 描寫年均的詩詞 帶有年均的詩詞 包含年均的古詩詞(38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