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平蕪色的詩詞(114首)

    41 《送巨德新》 元·王士熙

    渭城秋水泛紅蓮,《白雪》梁園作賦年。
    金馬朝回門似水,碧雞人去路如天。
    揚雄宅古平蕪雨,諸葛祠空老樹煙。
    小隊出游春色里,滿蹊花朵正娟娟。

    42 《秋日逆旅送友人》 明·高璧

    七澤波濤險,三邊道路窮。
    同悲跡類梗,獨詠首如蓬。
    晚色平蕪外,秋聲落木中。
    毋將衰颯淚,臨別灑西風。

    43 《登西樓》 宋·王安石

    樓影侵云百尺斜,行人樓上憶天涯。
    情多自悔登臨數,目極應驚悵望賒。
    一曲平蕪連古樹,半分殘日帶明霞。
    潘郎何用悲秋色,只此傷春發已華。

    44 《鄴中和崔邁著作》 宋·寇準

    獨倚空樓畏景殘,凝眸魂斷楚云端。
    猿清好雜江聲聽,山遠宜和霽色看。
    鳥掠平蕪堪入畫,風來危檻欲生寒。
    蕭蕭前浦歸帆靜,落日長吟且憑欄。

    45 《上巳日與客游張園》 宋·韓元吉

    簿書有余閒,春日亦已永。
    況逢佳節休,朱墨得暫屏。
    名園跨江郊,危檻俯千頃。
    平蕪雨初勻,弱柳風自整。

    46 《倚薄》 宋·黃公度

    茅檐供倚薄,藜杖費扶攜。
    天入平蕪闊,山含宿靄低。
    樹聲風便旋,野色晚凄迷。
    容易營生事,秋田稻欲齊。

    47 《題宋周曾秋塘圖(有序)》 明·楊基

    右宋周曾《秋塘圖》一卷,前元皇姊大長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圖書印記,后有集賢翰林諸詞臣奉皇姊教旨所題
    ,自大學士趙世延、王約而下凡十六人。
    時鄧文原、袁伯長俱為直學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師,

    48 《瓦亭偶書》 宋·強至

    城中塵土瞇人眼,堤上風煙醒客心。
    沙擁河聲時斷續,云含野色屢晴陰。
    平蕪點白鷺雙起,細柳弄青蟬一吟。
    魏北古來車馬地,此亭偶爾得幽尋。

    49 《秀野亭二首》 宋·李新

    溪光山色淺無痕,荒樹平蕪見幾村。
    只恐重來春自去,梨花吹盡月黃昏。

    50 《宇文氏莊觀海棠時海棠未甚開而余旦夕歸矣賦》 宋·李流謙

    雨猛幾終夕,風狂遂徹朝。
    眼緣春色醉,魂為客愁消。
    澤國空留滯,山房恐寂寥。
    平蕪煙一望,鄉夢太迢遙。

    51 《旅中書懷》 宋·王炎

    燕子未歸寒已退,海棠半落雨初晴。
    他鄉異縣見春色,遠水平蕪關客情。
    道路不來黃犬信,煙波深負白鷗盟。
    數奇落在千官底,敢嘆儒冠誤此生。

    52 《春野五首》 宋·宋庠

    陂色入柴關,陽和遠近還。
    平蕪隨蹇步,新水照衰顏。
    廢堞鳥聲樂,晴皋雉羽斑。
    一逢樵客語,無竢辦連環。

    53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辭悲秋長詩

    54 《子虛賦》 兩漢·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田。
    田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子虛曰:“樂。
    ”“獲多乎?”曰:“少。

    諷諫

    55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56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57 《永州八記》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辭賦精選山水游記

    58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59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60 《恨賦》 南北朝·江淹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
    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

    哀傷幽怨遺恨

    * 關于平蕪色的詩詞 描寫平蕪色的詩詞 帶有平蕪色的詩詞 包含平蕪色的古詩詞(1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