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平生感的詩詞(744首)

    121 《寒雨感懷呈斯遠三首》 宋·趙蕃

    平生幾交游,念往常恍惚。
    始從五州數,卻自他邦述。
    徐州殞川魚,葉縣飛鳧舄。
    吳興罷童迎,漢殿空履跡。

    122 《感懷五首》 宋·趙蕃

    多病成早衰,憂苦相與并。
    嗜書不自知,欲視忘其盲。
    平生金石交,夜窗短燈檠。
    幽焰吐復滅,花寒終不榮。

    123 《感事懷人送春病酒曉起五首》 宋·劉學箕

    雙眉不皺樂平生,一{左豆右斗}時能對客傾。
    曉枕恰醒紅日上,篆爐未歇紫煙明。
    畫橋貼水輕飛燕,綠牖依山靜囀鶯。
    隨雨隨晴看天氣,緩扶筇杖繞園行。

    124 《食棗有感二首》 宋·岳珂

    碩棗名亭此地傳,況逢新摘正芳鮮。
    栗投聊寓孤臣報,瓜實初無小史緣。
    只合赤心思待敵,豈容白手覬延年。
    樓蘭可斬平生志,欲和安期覓劍仙。

    125 《秋夜有感》 宋·蘇泂

    燈影三更夜,蟲聲四壁秋。
    雨階疏滴滴,風幔颯悠悠。
    朋友新凋喪,湖山舊釣游。
    平生匡復志,老去未能休。

    126 《秋夜有感》 宋·蘇泂

    樓上幾當當,殘更引漏長。
    月明山樹濕,露下藥苗香。
    朝野衣冠異,郊原故物傷。
    平生三徑草,此夕更蒼涼。

    127 《歐陽時可來訪感而問之故臨別贈送此》 宋·趙文

    二十七年重合并,舊游回首絕堪驚。
    世間至竟壽多辱,造物不如君有情。
    白苧春風留古意,青燈夜雨話平生。
    子由無復連床日,賴有秦黃是弟兄。

    128 《保福寺對橙菊有感》 宋·裘萬頃

    平生愛菊陶彭澤,清夜移橙杜草堂。
    千載時魂招不得,獨留風味在僧房。

    129 《立春日有感》 宋·陳棣

    剪彩漫添懷抱惡,簪花空映鬢毛秋。
    流年舊事陳芻狗,佳節新春報土牛。
    里社浮沉貧可忍,身名坎壈老宜休。
    天高難問平生意,已矣冥心任去留。

    130 《讀先君新第落成詩有感因韻書示蒙孫》 宋·陳宓

    信矣賢愚共一初,都緣勤怠遂殊居。
    淵源有本天同健,潢潦無根夕易除。
    何事不為塵所梁,平生須有善堪書。
    要從陋巷甘勤苦,始得聲名滿觀渠。

    131 《有感》 宋·黃庚

    自嘆文章不遇時,平生壯志與心違。
    十年湖海無家住,千里鄉關有夢歸。
    殘夜月寒燈暈淡,高秋天闊雁聲微。
    傷今思古愁無奈,老淚斑斑濕客衣。

    132 《有感》 宋·釋紹嵩

    志業不得力,寂寥常掩關。
    交疏貧病裹,老疾去留間。
    涉世心猶壯,經秋鬢自斑。
    平生懷古意,欲語淚先潸。

    133 《薌林感舊》 宋·釋行海

    平生最愛薌林石,奇樹怪藤猿往來。
    舊友共題行記處,如今字字是蒼苔。

    134 《次韻答孫平叔感春之作》 宋·舒岳祥

    五陵三輔少年場,往事歡娛總不傷。
    閱世鶯花見興廢,隨時蜂蝶有炎涼。
    原嘗館寂生春草,田竇門荒掩夕陽。
    漢殿唐宮亦如此,由來天道本茫茫。

    135 《有感》 宋·張九成

    江天之南有一士,自稱圣世無知子。
    辛勤讀書欲有為,平生未曾用一字。
    憔悴而今白發翁,天地之間誰復似。
    胸中卻有最佳處,一息遨游三萬里。

    136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樂府寫人憤懣

    137 《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北朝·鮑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

    感慨人生

    138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139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向往歸隱田園

    140 《梅圣俞詩集序》 宋·歐陽修

    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于古窮人之辭也。
    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
    蓋愈窮則愈工。
    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

    古文觀止序文

    * 關于平生感的詩詞 描寫平生感的詩詞 帶有平生感的詩詞 包含平生感的古詩詞(7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