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一炷小蛇寒,無人獨自從蒲團。柴門卻倩冷風關,檐外白云時往還。
北渡桑干冰欲結,心畏穹廬三尺雪。南渡桑干風始和,冰開易水應生波。穹廬雪落我未到,到時堅白如磐陀。會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
人生本無有,眾幻妄聚耳。手足非吾親,何況妻與子。偶來似可樂,強作室家喜。忽去未免悲,欣成要矜毀。
破甑不復顧,彼無愛甑心。棄璧負赤子,始驗愛子深。誠知均非我,胡為有不能。一從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禮成于郊,迎日之至。時乘六龍,天旋象魏。端門九重,虎賁萬騎。四夷來王,群后輯瑞。
左學馳聲舊,中朝得錄初。寵材知底用,壯志亦成虛。歸旐三千遠,新年八十余。蒼天誰與問,行路亦欷噓。
一第固已晚,九遷人共期。功名雖有命,壽考獨無時。門士韜珪璧,諸郎襲禮詩。他年振儒學,猶慰九原悲。
我方首儒冠,頗亦易此人。尚友卑自漢,讀書考先秦。士或暗鄭樸,識面蘄卜鄰。計疎志空勤,敝帚浪自珍。
阿文鈍于學,莫計故新年。向微他出錯,詎徹醯甕天。論交置才否,如君政自賢。為導有源水,俾加視后鞭。
王孫筆自徐州派,戲為詩翁寫渭川。眼底疏枝欹密葉,靜含寒雨暝蒼煙。
龍孫裊裊初辭籜,鳳尾娟娟擬受風。疏影向人翩欲舞,夢殘依約月庭空。
坐上紅衣未放歌,客間冷面釂金荷。驚飛可待聞檀板,擬奈吾家故事何。
賓筵笑語雜絲弦,說到山翁更粲然。衰鬢豈應妝面側,陳編只合粉袍前。
不慣香風擁妓車,分當清坐冷官衙。歸來自笑殺風景,卻把茶甌對菊花。
頹齡知有幾,誰復問行藏。散策蒼林靜,拋書白晝長。相呼山鳥聚,自澆澗花香。此地無車馬,真成物我忘。
漂泊音書斷,艱難會合遲。那知休老地,卻數別君時。歲晚商山寂,天寒夢水悲。無言一杯酒,懷抱各相知。
臭味張公子,生涯類我貧。又為兩鄉夢,看即一朝紳。洗眼千巖秀,抽身肥馬塵。他年乘夜雪,從子剡溪濱。
稠眾相從地,無言意已傾。余方厭藜藿,子肯扣柴荊。短棹起歸暮,長亭如別情。回頭聽羌管,拍拍喚愁生。
埋輪賢使者,重席老先生。一別遽多歲,相望無幾程。到家乘暇日,為我話深情。欲寫相思語,昏花字不成。
便便滿腹貯詩書,狗監何人薦子虛。半世一官供偃蹇,群公極力藉吹噓。莫辭去佐芙蓉幕,猶勝閒乘觳觫車。文雅風流府中望,它時合在玉堂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