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干顧的詩詞(350首)

    121 《詠史八首》 魏晉·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
    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
    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

    詠史言志組詩

    122 《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北朝·鮑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

    感慨人生

    123 《漁家傲》 宋·歐陽修

    十月輕寒生晚暮。
    霜華暗卷樓南樹。
    十二闌干堪倚處。
    聊一顧。
    亂山衰草還家路。
    悔別情懷多感慕。
    胡笳不管離心苦。
    猶喜清宵長數鼓。
    雙繡戶。
    夢魂盡遠還須去。

    124 《喜朝天(秦宅作,海棠)》 宋·晁補之

    眾芳殘。
    海棠正輕盈,綠鬢朱顏。
    碎錦繁繡,更柔柯映碧,纖搊勻殷。
    誰與將紅間白,采薰籠、仙衣覆斑斕。

    125 《燭影搖紅·芳臉勻紅》 宋·周邦彥

    芳臉勻紅,黛眉巧畫宮妝淺。
    風流天付與精神,全在嬌波眼。
    早是縈心可慣。
    向尊前、頻頻顧眄。

    抒情

    126 《水調歌頭(陪福帥宴集口占以授官奴)》 宋·張元干

    縹緲九仙閣,壯觀在人間。
    涼飚乍起,四圍晴黛入闌干。
    已過中秋時候。
    便是菊花重九。

    127 《太清舞》 宋·史浩

    天門闕鎖煙蘿。
    瓊室瑤臺瑞氣多。
    欲識仙凡光景異,歡謠須聽太平歌。
    花心念:伏以獸爐縹緲噴祥煙,玳席熒煌開邃幄。

    勉勵

    128 《桃源憶故人(應靈道中·五之二)》 宋·陸游

    欄干幾曲高齋路。
    正在重云深處。
    丹碧未干人去。
    高棟空留句。
    離離芳草長亭暮。
    無奈征車不住。
    惟有斷鴻煙渚。
    知我頻回顧。

    129 《玉人歌》 宋·楊炎正

    風西起。
    又老盡籬花,寒輕香細。
    漫題紅葉,句里意誰會。
    長天不恨江南遠,苦恨無書寄。

    130 《玉燭新(海棠)》 宋·方千里

    海棠初雨后。
    似露粉妝成,肉紅團就。
    太真帳里,春眠醒、緩蹙樓前宮漏。
    潮生酒暈,獨自倚、闌干時候。

    孤獨寫景寫山

    131 《芙蓉月》 宋·趙以夫

    黃葉舞碧空,臨水處、照眼紅苞齊吐。
    柔情媚態,佇立西風如訴。
    遙想仙家城闕,十萬綠衣童女。
    云縹緲,玉娉婷,隱隱彩鸞飛舞。

    132 《喜遷鶯》 宋·何夢桂

    留春不住。
    又早是清明,楊花飛絮。
    杜宇聲聲,黃昏庭院,那更半簾風雨。
    勸春且休歸去。

    133 《鶯啼序(宮中新進黃鶯)》 宋·汪元量

    檀欒宮墻數仞,敞朱簾繡戶。
    正春暖、飄拂和風,袞入紅塵香霧。
    見絲柳青青,裊娜如學宮腰舞。
    有黃鶯、恰恰飛來,一梭金羽。

    134 《卜算子(黃葵,一名側金盞)》 宋·張炎

    雅淡淺深黃,顧影欹秋雨。
    碧帶猶皺筍指痕,不解擎芳醑。
    休唱古陽關,如把相思鑄。
    卻憶銅盤露已干,愁在傾心處。

    135 《水調歌頭(武昌南樓落成,次王漕韻)》 宋·李廷忠

    撫景幾今古,遺恨此江山。
    百年形勝,但見幽草雜枯菅。
    多少名流登覽,賴有神扶壞棟,詩墨尚斑斑。
    風月要磨洗,顧我已衰顏。

    136 《括臨江仙》 宋·林正大

    須信乾坤如逆旅,都來一夢浮生。
    夜游秉燭盡歡情。
    陽春煙景媚,樂事史來并。
    座上群公皆俊秀,高談幽賞俱清。

    137 《劍歌》 清·秋瑾

    炎帝世系傷中絕,芒芒國恨何時雪?
    世無平權只強權,話到興亡眥欲裂。
    千金市得寶劍來,公理不恃恃赤鐵。
    死生一事付鴻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婉約桃花思鄉

    138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139 《贈寫御容妙善師》 宋·蘇軾

    憶昔射策干先皇,珠簾翠幄分兩廂。
    紫衣中使下傳詔,跪捧冉冉聞天香。
    仰觀眩晃目生暈,但見曉色開扶桑。
    迎陽晚出步就坐,絳紗玉斧光照廊。

    140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 關于干顧的詩詞 描寫干顧的詩詞 帶有干顧的詩詞 包含干顧的古詩詞(3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