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干老子的詩詞(437首)
341
《翠蛟亭》 宋·泰亨
坡謝無人共此山,翠蛟亭上拍欄干。
溪聲到耳三更雨,嵐氣沾衣六月寒。
酒釀可呼仙子飲,池深怕有老龍蟠。
天河挽住不容易,只縱游人一餉觀。
342
《詠瑞粟》 宋·周遇圣
居萬雙山巔,土瘠稀良田。
豐歉擊饑飽,民命懸于天。
人憂庚子歉,我見為豐年。
蠶登百谷熟,箱萬倉盈千。
343
《俞將軍引》 明·郭真順
將軍開國之武臣,早附鳳翼攀龍鱗。
煙云慘淡蔽九野,半夜捧出扶桑輪。
前年領兵下南粵,眼底群雄盡流血。
馬蹄帶得淮河冰,灑向江南作晴雪。
344
《嵩陽宮三將軍柏》 明·黃克晦
人間柏大此全稀,老干寧論四十圍。
蓋偃曾傾天子葆,露寒應覆侍臣衣。
猶看連影容千騎,那識何枝系六飛。
惆悵茂陵無限樹,荒丘殘隴草菲菲。
345
《閏月》 未知·李德
嬴皇當極黃楊死,一寸霜皮生不起。
嶧陽老干青銅根,玉葉排秋十三子。
郁華羿妃緩兩轡,遲回二萬八千二。
春秋九十短長勻,青紅白黑上下均。
千秋萬歲奉明君。
346
《觀鄭俠流民圖》 明·魯鐸
旱風吹沙天地昏,扶攜塞道離鄉村。
身無完衣腹無食,病羸愁苦難具論。
老人狀何似,頭先于步足。
無氣手中杖與臂,相如同行半作溝。
347
《題畫梅和王山農韻》 明·錢宰
江南春來白雪爛,落月橫參夜將半。
縞衣綽約如故人,踏颯梨云欹老干。
北風獵獵天正寒,仿佛風節憑西闌。
乃知山人竟不死,夜煮白石青松間。
348
《送曹叔溫赴淮安幕》 明·蘇伯衡
初我識君自三山,面如白玉紅頰顴。
平明振佩入烏府,行人指點人中仙。
此身萍梗隨流轉,淮水東西數相見。
時清事簡百不憂,卮酒篇詩恣歡宴。
349
《周玄初祈晴詩》 明·孫蕡
江南仙山天下無,峰巒屹立龍虎都。
赤城嵯峨敞靈區,中天秀色光盤紆。
紫極曲密交綺疏,郁蕭彌羅玉渠渠。
宸嚴中高天帝居,璇題丹篆雙蛟扶。
352
《異鵲》 宋·蘇軾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於家。
家有五畝園,么鳳集桐花。
是時烏與鵲,巢*可俯拏。
憶我與諸兒,飼食觀群呀。
354
《異鵲(并敘)》 宋·蘇軾
熙寧中,柯侯仲常通守漳州,以救饑得民。
有二鵲棲其廳事,訖侯之去,鵲亦送之,漳人異焉。
為賦此詩。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
355
《梅花》 宋·陸游
老厭紛紛漸鮮歡,愛花聊復客江干。
月中欲與人爭瘦,雪後偷憑笛訴寒。
野艇幽尋驚歲晚,紗巾亂插醉更闌。
尤憐心事凄涼甚,結子青青亦帶酸。
356
《書齋壁》 宋·陸游
老病人扶氣力微,闌干西角立斜暉。
流年冉冉功名誤,新冢累累故舊稀。
仗馬曾鳴宜永棄,牧抵雖乳敢言歸?住庵活計無多子,只要筇枝與衲衣。
357
《寓懷》 宋·陸游
鮑魚載沙丘,鹿馬獻阿房,泗上老亭長,仿佯起東方。
干戈暗宇縣,黥徒化侯王。
富貴誠可慕,葅醢亦足當。
青門獨無恙,種瓜亦何傷。
後有阮嗣宗,絕識未易量;楚漢真豎子,孰謂斯人狂?
358
《上書乞祠輒述鄙懷》 宋·陸游
干祿本代耕,窮達敢自必?早遇高皇帝,九品對宣室。
妄懷犬馬心,嫠緯不暇恤。
上恩等天地,腰領免斧鑕。
旋屬紹興末,陽谷瞻出日,賤臣復何幸,便殿首造膝。
359
《聞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 宋·陸游
老翁無所長,惟是更事多。
生世與人處,烏可傷至和?秋毫不能忍,平地尋干戈,唾面聽自乾,彼忿自消磨。
鄉鄰皆世舊,何至誓弗過。
勖哉養子壽,它年住雞窠。
360
《病後作》 宋·陸游
骨相坐一寒,仕宦經百謫。
晚入文昌省,又坐煩言嘖。
詔晝復收召,付以大典冊。
期年甫奏篇,皇恐亟自劾。
* 關于干老子的詩詞 描寫干老子的詩詞 帶有干老子的詩詞 包含干老子的古詩詞(4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