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干松的詩詞(634首)

    101 《和野渡賦雙竹松梅古風》 宋·衛宗武

    挺然昂霄蟠澗阿,彼美松者非凡槎。
    千林搖落乃孤艇,舞春楊柳傞傞。
    翛然照水溪一涯,彼美梅者非凡葩。
    冰姿皎潔抱清獨,漫山桃李徒繁華。

    102 《挽范節干二首》 宋·陳著

    君墓我其銘,誰知不盡情。
    半生萍梗過,晚歲柏松盟。
    輦下清相諗,兵閒老共驚。
    芙蓉堂在否,回首淚縱橫。

    103 《詠松》 宋·胡仲弓

    老枝髯鬣動,古干鱗甲翻。
    積陰生潤氣,芳菲翳蘭蓀。

    104 《送松坡下第調官南歸》 宋·胡仲弓

    同點龍門額,君先賦式微。
    自憐為客久,不忍送人歸。
    受鉞張油幙,行囊富彩衣。
    江干回首處,云樹兩依依。

    105 《過干越宿熊氏澹園偕東采駕閣西玉國正二同年》 宋·黎廷瑞

    當年曲江燕,并醉西湖舟。
    芳夢故依然,落花水空流。
    今晨定何朝,聯裾此夷猶。
    暄風不驚波,小泊琵琶洲。

    106 《呂待制所居八詠·醉松》 宋·王炎

    虬髯鐵干老嶙峋,氣格儼然冠劍臣。
    應為孤高多絕物,未妨偃蹇且全身。
    雪中屈折如頹玉,雨后淋漓又吐茵。
    撫手摩挲三嘆息,世間那有獨醒人。

    107 《次韻潘都干菊花六首》 宋·項安世

    食杞何須慕陸,采薇未用夸夷。
    別有寒潭秋蕊,能留鶴發松肌。

    108 《題僧法傳為沈仲一畫聽松圖》 宋·陳傅良

    古松不知幾千年,直干欲上干青天。
    樛枝下與人世接,冷風過之萬壑喧。
    猿驚鶴怪樵牧遁,百鬼愁絕誰傍邊。
    紛紛海內絲竹耳,何處縹緲來臞仙。

    109 《答權干用命字韻見惠》 宋·章甫

    峩峩儒衣冠,昕貴知義命。
    大道若坦途,狂夫蹈邪徑。
    惟君異流俗,學古師往圣。
    窮居飲一瓢,輕視車千乘。

    110 《臨江何氏結亭松間名曰彈秋因王通一來乞詩》 宋·章甫

    萬籟從風俱發聲,唯松得之尤善鳴。
    五聲水亂無虧成,膝橫三尺秋月明。
    君家江南一茆屋,直干森森伴幽獨。
    人言絲竹不如肉,曲肱聽度無弦曲。
    故山偃蓋未十圍,猿驚鶴怨吾當歸。
    聊憑東風寄君詩,風鳴松鳴吾不知。

    111 《當涂叔祖生朝以顧亮畫雙松鹿雀為壽》 宋·張镃

    維崧之顛仙所巢,凡卉不敢爭分淆。
    千年雙干騰老蛟,露月沐浴風枝敲。
    雪霜貿貿青愈苞,天授非論地肥磽。
    翼而翔飛足而跑,倘輕來此遭譏嘲。

    112 《次撫松韻》 宋·葉茵

    昂藏蒼髯翁,違世號獨立。
    女蘿千丈絲,依倚忘岌岌。
    有客盧疏陰,感慨百世人。
    不悟女蘿泉,甘為女蘿親。
    猗歟山下蘭,清芬傳楚澤。
    野蔓不可干,此道何曾息。

    113 《松江》 宋·葉茵

    占得中吳第一清,莼鱸里社可鷗盟。
    七層燈火重湖影,千尺闌干兩市聲。
    欸乃歌分長短律,往來帆帶古今情。
    三高豈是無名利,祗與時人有重輕。

    114 《題余仲祥松齋》 宋·裘萬頃

    芳妍桃李場,紛趨欻成蹊。
    長松坐偃蹇,遂爾不見知。
    平生異時人,不與俗轉移。
    蕭然塵埃中,擅此丘壑奇。

    115 《黃干見約小飲就宿》 宋·趙汝鐩

    病后何人慰寂寥,長須持簡忽相招。
    溪山見說為樓爽,杖屨寧辭卻郭遙。
    柳絮一天晴舞雪,松聲十里夜聞潮。
    談詩直到疏鐘動,酒困頻將茗碗澆。

    116 《劉干東園》 宋·趙汝鐩

    筑圃非容易,經營二十年。
    煙松迷五鬣,風柳起三眠。
    疊石連山麓,栽桃擬洞天。
    最為瀟灑處,正在竹林邊。

    117 《題郭熙雪晴松石平遠圖為張季野作是日同讀杜》 宋·方回

    書貴瘦硬少陵語,豈止評書端為詩。
    五百年間會此意,畫師汾陽老阿熙。
    嵬詩瑣畫世一軌,肉腴骨弱精神癡。
    明窗共讀杜集竟,兩幅雪霽叉橫披。

    118 《王干三嶺》 宋·方回

    澄練平皋水屈盤,青蒼松櫟擁峰巒。
    霜晴村落全如畫,一見都忘上嶺難。

    119 《滴翠松》 宋·黃庚

    老翠蟠空一樣高,月分寒影落庭皋。
    哦詩猛把闌干拍,宿鶴驚飛露濕袍。

    120 《種松》 宋·李復

    移松自南山,昔種十三株。
    連歲苦久旱,十一已凋枯。
    兩株偶得生,逾年未自如。
    近覺稍得地,翠柯漸扶疏。

    * 關于干松的詩詞 描寫干松的詩詞 帶有干松的詩詞 包含干松的古詩詞(6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