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干峰的詩詞(313首)
161
《洞庭連天樓》 元·傅若金
崔嵬古廟壓危沙,縹緲飛樓入斷霞。
南極千峰迷楚越,西江眾水混渝巴。
鮫人夜出風低草,龍女春還雨濕花。
北倚闌干望京國,故人何處認星槎?
162
《九日南山》 宋·萬某
南山何峨峨,群峰秀色聚。
朝暉與夕靄,無□□去住。
徘徊九折險,縈曲一川注。
懸巖置屋少,□穴亦可度。
164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165
《醉義歌》 金朝·寺公大師
曉來雨霽日蒼涼,枕幃搖曳西風香。
困眠未足正展轉,兒童來報今重陽。
吟兒蒼蒼渾塞色,客懷袞袞皆吾鄉。
斂衾默坐思往事,天涯三載空悲傷。
166
《進云安》 未知·陳昂
漸失烏蠻瘴,新逢白帝寒。
霜催沙磧奮,風弄葉聲干。
峰渺孤煙直,江空落日團。
布帆報無恙,今夜進云安。
167
《詠黃山》 未知·劉宗敏
神仙臺閣干霄漢,秀出奇峰壓巨鰲。
云母屏開圖畫古,水晶簾掛洞門高。
桃林春光飛紅雪,松谷風生響翠濤。
跨鶴仙人歸去晚,露華涼沁五云袍。
168
《三山朱孔周南樓偉觀》 明·王恭
飛樓軼浮埃,迥繞三峰翠。
樓中十二曲欄干,下瞰蒼蒼但鱗次。
七閩重鎮舊繁華,九陌三衢十萬家。
連營國步軍容盛,法宇仙臺鳥道斜。
169
《送戴石屏歸天臺》 宋·陳宗道
天臺四萬八千丈,一根直下寒銀浪。
青蓮老子夜不眠,往往飛魂到其上。
詩情不滅流白云,千載重見戴叔倫。
蓮花峰下赤城洞,芒鞵翻笑山中人。
170
《讀書巖》 宋·程遇孫
穿云裂石下層巔,來作人間小洞天。
雙干翠濃幾欲滴,兩峰玉立巧當前。
環觀邑崖鳥訛尾,倚挹江濤雪滿川。
城市誰知有清賞,請看山色舊題鐫。
172
《定光南安巖》 宋·方開之
天下名山饒洞穴,不似南安最奇絕。
一峰突兀上干天,十二子孫旁就列。
上有虛窗透碧霄,夜分明月歸巖腹。
173
《浮碇岡》 宋·傅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別島安得居人間。
扶桑夜半光吐焰,銅龍白晝飛塵寰。
初聞其事驚且異,傳言豈或流千蠻。
試將圖牒為考訂,山中記載皆班班。
174
《無名木》 宋·傅宗教
峨峨九日峰,下有千年木。
正異歲寒姿,命受茲也獨。
十圍鐵干古,百尺虬髯矗。
不以姓名顯,肯為封爵辱。
畏名如畏虎,終焉托巖伏。
何當大廈求,一枝亦自足。
177
《游金石臺》 宋·家坤翁
廬陵游樂夕陽山,太守何人若是班。
三島幻成一丘小,五峰對峙兩溪環。
竹間庭院鄰翁卜,木杪樓臺仙者寰。
紫笑扶疎枝干老,春來得興頗開顏。
179
《和祝鎰韻》 宋·李彌正
勞車發危坂,倦艘失飛湍。
滔滔褦襶子,疾走殊未闌。
鶴仙擺名宦,結廬松江干。
笑拍萍風浮,瞬視草露溥。
180
《隆山塔院》 宋·李思衍
峰頂浮圖第幾重,四天塵界盡虛空。
縣居島嶼縈回處,海在煙霞叆叇中。
浴水垂盤曬谷日,轟雷鼙鼓怒濤風。
蓬萊咫尺蘭干底,平步長橋跨玉虹。
* 關于干峰的詩詞 描寫干峰的詩詞 帶有干峰的詩詞 包含干峰的古詩詞(3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