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常隨之的詩詞(360首)
28
《肩吾摘傍梅讀易之句以名吾亭且為詩惟發之用》 宋·魏了翁
三時收功還朔易,百川斂盈歸海{外廣內逆去辶}。
誰將蒼龍掛秋漢,宇宙中間卷無跡。
人情易感變中化,達者常觀消處息。
向來未識梅花時,繞溪問訊巡檐索。
31
《與微之唱和來去常以竹筒貯詩陳協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 唐·白居易
揀得瑯玕截作筒,緘題章句寫心胸。
隨風每喜飛如鳥,渡水常憂化作龍。
粉節堅如太守信,霜筠冷稱大夫容。
煩君贊詠心知愧,魚目驪珠同一封。
33
《句》 唐·蒯希逸
蟾蜍醉里破,蛺蝶夢中殘。
(牛相在揚州,常稱之)。
山險不曾離馬后,酒醒長見在床前。
(希逸有仆武干,相隨十馀歲。
希逸擢第,乞歸養親。
留之不得,以詩送之,士人皆有繼和。
并見《紀事》)
34
《沁園春》 宋·劉將孫
書避亂所見女子,末有埋冤姐姐,銜恨婆婆語,極俚。
后有螺川楊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楊嫁羅,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騎迫,間逃入山,卒不免于驅掠。
行三日,經此橋,睹無聞二詞,以為特未見其苦,乃和于壁。
復云,觀者毋謂弄筆墨非好人家兒女,此詞雖俚,諒當近情,而首及權奸誤國。
38
《伯言見和拙作以漢隸書之謝以七韻》 宋·劉翼
李潮善八分,求歌杜陵叟。
有人和我詩,半紙余科斗。
風云生其懷,劍戟出其手。
石經中郎蔡,新樣元和柳。
元常文不傳,退之書何有。
待我農隙時,載筆隨君后。
袖手眼亦明,聊與之飲酒。
* 關于常隨之的詩詞 描寫常隨之的詩詞 帶有常隨之的詩詞 包含常隨之的古詩詞(3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