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常寂的詩詞(563首)

    541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自從達解本心光,陳見解者希相許。
    今蒙大士墜名香,妙明寂照揮倫楮。
    清風匝地意何窮,自這賢儒誰伴侶。
    自傷嗟,憑誰語,

    542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宋·釋印肅

    庵雖小,寂寂寥寥勿邊表。
    於中獨有一天真,透色融聲常皎皎。

    543 《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宋·釋印肅

    百年拋卻任縱橫,只履西歸表不生。
    來往本無常湛寂,心心相印號傳燈。

    544 《金剛隨機無盡頌·法界通花分第十九》 宋·釋印肅

    福德元無實,本光常湛寂。
    圓明法界內,杳廓無窮極。

    545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兩眼深秀,雙眉下垂。
    面目嚴冷,身心古錐。
    云水盤游,尋常夢於行腳;叢林寂默,三十年之住持。

    546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眼冷眉長,鼻直氣快。
    彼彼常不輕,門門觀自在。
    寂光而無中,妙用而無外,誰怕肉團礙世界。

    547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宋·釋智朋

    寂釘不動,感而遂通,癩馬系枯椿。
    寂而常動,不感而通,四方八面絕羅籠。
    不下禪床,一喝耳聾,不妨游戲人事海中。

    548 《三寶贊其一·佛寶》 宋·釋重顯

    甘蔗流苗應剎塵,覺場高發利生因。
    紫金蓮捧千輪足,白玉毫飛萬德身。
    孤立大方資定惠,等觀含類舍怨親。
    挨星相好中天主,匝地名聞出世人。

    549 《偈五首》 宋·釋子淳

    亭亭日午猶虧半,寂寂三更尚未圓。
    六戶不曾知暖意,往業常在三更前。

    550 《山居五首》 宋·釋子淳

    不戀白云關,家山撒手還。
    玉爐香旖旎,石辜水潺湲。
    庭樹煙籠合,窗軒雨灑斑。
    經行及坐臥,常在寂寥間。

    551 《悟本禪人求贊》 宋·釋宗杲

    一千七百癡衲子,圍繞這個無明叟。
    細膩常沒一星兒,粗糙卻有七八斗。
    未嘗寂寂入禪定,終日波波廊下走,為人巴鼻亦好笑,更不容人謾開口。

    552 《中夜對月有省》 宋·舒岳祥

    風開半村雨,月吐四更潮。
    靜處常參省,從來本寂寥。
    天機雙鶴唳,霜信一鴻飄。
    短發梳還癢,寒釭凝不搖。

    553 《緣識》 宋·宋太宗

    我一囊盛寬世界,從頭點取人數在。
    萬里山河寬更寬,一切眾生智者解。
    因緣殊勝是因緣,方便法門天最大。
    天最大,無比擬,

    554 《緣識》 宋·宋太宗

    予持齋,常清凈,心田澄寂無爭競。
    聞爾志念誦真經,明月窗中轉孤影。
    風自悠颺香滿室,因地修行不可得。
    善事是芝蘭,惡事是荊棘,實實實實。

    555 《緣識》 宋·宋太宗

    寂靜人歌詠,愚情豈易知。
    但求心自樂,不怕面相欺。
    枉直回邪滅,顛狂道德持。
    高明常鑒照,方寸欲何之。

    556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愚癡常似醉,何異夢中人。
    欲達終無見,懷疑道豈親。
    非為貪閉口,那是益於身。
    先生堪寂默,種福不傳因。

    557 《次韻陽行先游招隱》 宋·蘇頌

    古屋蕭森數十間,禪扉幽寂叩常關。
    少微處士遺塵遠,靈鷲高僧得地間。
    穿石到池泉滴滴,磨崖生蘚字斑斑。
    山林真趣誰能辨,乘興時來興盡還。

    558 《云居還值旱懷舊游寄楊文仲二首》 宋·王阮

    四野盡龜兆,一天常火云。
    夜涼清似水,晝旱氣如焚。
    龍懶漸無用,天高寂不聞。
    我無田可慮,只慮眾紛紛。

    559 《琴枕》 宋·王洋

    琢石髹池省練弦,寂塵不動五音全。
    應嫌雜奏妨人樂,正可常攜對客眠。
    投倦乍如傾耳聽,起醒惟欠籟聲傳。
    舞云家范升堂席,寂寞依稀萬古賢。

    560 《黃山》 宋·楊公遠

    古今墨客兼騷客,推許黃山甲眾山。
    三十六峰層漢外,百千萬岫亂云間。
    煉丹帝往名長在,搗藥仙歸臼已閒。
    葉落花開人寂寂,雄鳴雌和鳥關關。

    * 關于常寂的詩詞 描寫常寂的詩詞 帶有常寂的詩詞 包含常寂的古詩詞(56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