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常在心的詩詞(914首)

    881 《蔣御醫黃頭月桂圖》 明·李東陽

    一月一花開,開時月常好。
    黃頭少年何翩翩,每見花開被花惱。
    紅顏繡羽紛葳蕤,暖風吹春春力微。
    芳心艷影莫相妒,共保春光在遲暮。
    君不見江花欲落江水深,憑仗黃頭過江去。

    882 《感事三首》 宋·晁公溯

    常恐東南驛騎疏,每逢人至問揚都。
    深知白虜心輕漢,終倚黃旗運在吳。

    883 《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 宋·晁公溯

    先朝賜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長安城。
    每聞三歲射策罷,諸生盛服趨天庭。
    禁門漏盡開九重,闕角仿佛晨光紅。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884 《和潘丈四子詩韻》 宋·陳宓

    此心無日不風沂,常恐春隨柳絮飛。
    才覺迷途先獨復,便于安危作真歸。
    生來理欲雖殊本,轉處危微在一機。
    同志愿言勤諷詠,莫教古瑟至音希。

    885 《和鄭自正長官》 宋·陳宓

    讀書尚友古人賢,一日逢君勝一年。
    可嘆常時成獨學,喜于今日得師傳。
    身居吏鞅供塵底,心在風云沂水邊。
    雖有溪山供一笑,不容忙里寄詩篇。

    886 《孟子·仁熟》 宋·陳普

    雖然仁道系心根,熟處工夫在所存。
    惟是日新常不息,取之左右自逢原。

    887 《詠史上·武帝》 宋·陳普

    文帝端能殺少翁,景皇不解斬常融。
    正心數語深加意,位在三皇五帝中。

    888 《朱使君家諸郎將別十一韻》 宋·戴表元

    東南典藩材,朱戶賢第一。
    天生好兒郎,玉筍森六七。
    俱能弄文翰,那教逾戶室。
    伯也秀英英,珊瑚映初日。

    889 《鄉人禱雨有應時寓烏石》 宋·鄧深

    力穡乃有秋,斯言聞自古。
    天時或不順,人事亦安取。
    今年問何如,常暘頗為苦。
    大田紛拆裂,槁苗渴灌注。

    890 《和鄭府判秋闈行》 宋·杜范

    秋云黃,日月忙,登選才俊收詞章。
    操觚搦翰換鐘鼎,往往冰炭交中腸。

    891 《送耕甫弟赴補》 宋·杜范

    所性常存存,危者惟人心。
    子才秀吾宗,一歕凡馬喑。
    俊快恐易蹶,謹勿輕千金。
    賢關集多士,轡策方骎骎。

    892 《雜書五首》 宋·方回

    細修佳傳酬知己,曲就微生賴若人。
    一點報恩心獨在,時時常見夢中身。

    893 《生日病腹疾書事》 宋·方回

    今年六十二,棄官八年矣。
    生世業已休,來日凜無幾。
    孰謂嘗作郡,旦暮窘薪米。
    少時頗豪宕,晚乃窮如此。

    894 《送杜安行東上》 宋·郭印

    憶初謀食廣漢城,同時偶得三益友。
    心將金石許平生,但笑紛紛翻覆手。
    人言兄弟性稍異,朝暮追隨祗詩酒。
    而今星散各參辰,空馀孤月照窗牖。

    895 《諸葛公則延登書閣出示焦丈通直洎諸公所贈詩》 宋·郭印

    落泊粗官冷,婆娑小閣深。
    身勞常簿領,興在即山林。
    幽砌封苔暈,虛欞過竹陰。
    眼前無限意,清賞得知心。

    896 《贈彭表臣才臣》 宋·李處權

    我交半天下,頗接金石友。
    相逢便論心,已別更回首。
    三年厄兵火,水陸東南走。
    風餐近波浪,露宿薄林藪。

    897 《負暄》 宋·李復

    朝坐前廡西,晚坐前廡東。
    日當正午時,置榻兩楹中。
    予生本多羸,憂患百箭攻。
    三十已白發,歲常苦嚴冬。

    898 《春日北園早起》 宋·李復

    雨斷云猶在,風回氣已明。
    林花含宿潤,露沼散余清。
    喜靜心常澹,居閒意寡營。
    流光隨轉盼,所向達吾生。

    899 《北風行》 宋·釋文珦

    北風凜凜生祁寒,陰云萬里何{上雨下漫}{上雨下漫},群木盡槁葉盡丹。
    日月迅駃猶飛湍,人間光景亦易殫。

    900 《悠悠荒路行》 宋·釋文珦

    悠悠荒路間,能使客心惻。
    千里無居人,茫茫但蓁棘。
    東西失蹊徑,南北迷阡陌。
    室廬盡空虛,墳壟皆發掘。

    * 關于常在心的詩詞 描寫常在心的詩詞 帶有常在心的詩詞 包含常在心的古詩詞(9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