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常則的詩詞(403首)

    381 《山林》 宋·釋文珦

    塵世有衰榮,山林何損益。
    一身常晏如,于以養精魄。
    渴則飲清泉,饑則煮白石。
    自愛同閒云,散誕無留跡。

    382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貧則身常披樓褐,教化眾生求解脫。
    眾生愈把采縱纏,見我如斯嗔咄咄。

    383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損法財,滅功德,寧作常貧岐路客。
    身雖能觸不能知,只為前因無準則。

    384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385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
    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386 《十二月初六日龜藏夜有感》 宋·舒岳祥

    厲厲歲于邁,栗栗風向遒。
    老驥倦長坡,臥樵如罷牛。
    時時一長呈,慚與螻蟻儔。
    高鴻志萬里,矰繳非所憂。

    387 《緣識》 宋·宋太宗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
    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

    388 《緣識》 宋·宋太宗

    玄珠玄珠存今古,總在眼前無一睹。
    圓似明珠照十方,或來或去寒無雨。
    本是真,玄中圣,天仙地仙收不盡。

    389 《緣識》 宋·宋太宗

    精詳語議四門開,舒慘陽和意外裁。
    遠見風塵思往事,無窮日月去還來。
    樂耶指趣歸三體,周旋道理遍九垓。
    賢圣人天常法則,卿云嶺上白皚皚。

    390 《緣識》 宋·宋太宗

    大丈夫兮兼文武。
    君子能仁潛喜怒。
    強明非是盡周旋,滿眼真如不自取。
    三春花卉正芬芳,發作癡迷我也狂。

    391 《逍遙詠》 宋·宋太宗

    虎龍本屬木,白虎作華池。
    水炎恒為則,陰陽造化遲。
    清心常積德,凡眼豈能知。
    君子聽吾喻,神明勿喑欺。

    392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精詳語議四門開,舒慘陽和意外裁。
    遠見風塵思往事,無窮日月去還來。
    樂耶指趣歸三體,周旋道理遍九垓。
    賢圣人天常法則,卿云嶺上白皚皚。

    393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394 《次韻王宣徽太尉耆年會詩》 宋·蘇頌

    古來賢相稱高奇,虞有皋夔商傅伊。
    帝臣王佐見謨訓,千載相望如同時。
    我朝公輔代間出,鐘秀辰象分躔離。
    堂堂太尉實異稟,風質粹美和而威。

    395 《小石塘源》 宋·于石

    萬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蒼。
    細路百盤折,崎嶇陟羊腸。
    涼陰覆峭壁,縈回澗流長。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396 《辛未閏四月即事》 宋·張九成

    橫浦亦何好,人煙眇荒墟。
    所以常閉門,九年唯讀書。
    余幼好奇服,玉佩而瓊琚。
    念往復推來,薰然樂有余。

    397 《讀黃玉溪湯婆傳》 宋·朱繼芳

    君不見湯家阿泉驪山陰,出入宮掖承恩深。
    只流妃子脂粉氣,不暖少陵如鐵衾。
    又不見湯家阿池紫塞上,沉香霧擁將軍帳。
    天寒十指墮弓刀,底用空言如挾纊。

    398 《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 隋代·佚名

    神曰司天,居南之衡。
    位焉則帝,于以奠方。
    南訛秩事,望禮有常。
    庶幾嘉虞,介福無疆。

    399 《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 隋代·佚名

    禮樂既成,肅容有常。
    奄留消搖,申畢重觴。
    仰臚所求,降福滂洋。
    師象山則,以況皇帝。

    400 《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 隋代·佚名

    神曰司天,居南之衡。
    位焉則帝,于以奠方。
    南訛秩事,望禮有常。
    庶幾嘉虞,介福無疆。

    * 關于常則的詩詞 描寫常則的詩詞 帶有常則的詩詞 包含常則的古詩詞(4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