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常住的詩詞(448首)

    21 《題院壁》 明·石林瑛公

    自愛青山常住家,銅瓶閑煮壑源茶。
    春深白日巖扉靜,坐看蛛絲罥落花。

    22 《登那羅延窟》 明·紫柏大師

    菩薩僧常住,歸依上翠微。
    山高疑日近,海闊覺天低。
    島嶼屏中國,波濤限外夷。
    重來防失路,拂石一留題。

    23 《萬杉長老秀癡翁見示五言次韻》 宋·戴復古

    了得宗門事,何憂常住貧。
    聽師林下話,是我眼中人。
    星渚三秋月,廬山萬古春。
    昭陵御書在,歲久莫生塵。

    24 《漁浦》 宋·陸游

    桐廬處處是新詩,漁浦江山天下稀。
    安得移家常住此,隨潮入縣伴潮歸。

    25 《同魯直無咎游啟圣》 宋·張耒

    西方金仙千歲身,天上伐木役天人。
    閻浮檀光照世界,作此無量勝妙因。
    九龍寶地赤精宅,涌出宮殿壓風輪。
    化人南來為守護,震動六種走鬼神。

    26 《諸人頗有和余百梅詩者各賦一首》 宋·劉克莊

    詩至中山不可加,直將幽澹掃秾華。
    寧依處士墳前竹,不愛都人擔上花。
    老子騷魂常住世,郎君吟筆又名家。
    遙知丈室無天女,紙帳香篝瘦影斜。

    27 《題孫季蕃詩》 宋·葉適

    子美太白常住世,佳人栩栩夢魂通。
    瀉落天河澆汝舌,移來不周盪汝胸。
    千家錦機一手織,萬古戰場兩峰直。
    孰南孰雅喚莫前,虛簫浪管吹寒煙。

    28 《游中巖晴煙如春尤覺林壑之勝也》 宋·程公許

    晴嵐暖翠中巖寺,十二年間得再游。
    三筍龕深香不散,萬松山擁霧人收。
    鷲峰付囑雖常住,雁蕩經行豈易求。
    欲識老師真面目,白云深處澗泉流。

    29 《書手實簿》 宋·方岳

    隨緣常住薄於秋,不了鍾魚粥飯頭。
    嘆息結繩人遠矣,例教吾負剡藤羞。

    30 《斷臂僧復田業》 宋·釋法薰

    古人斷臂覓安心,豈有他能我不能。
    好手手中夸好手,午年常住一朝僧。

    31 《偈頌二十一首》 宋·釋智愚

    開端令節,萬事從新。
    普賢磨墨,文殊把筆,書個事事大吉。
    從茲常住寬余,掃除逋積。
    斗南長見老人星,五峰峨峨倚空碧。

    32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釋宗杲

    鑒壞十方常住地,三錢使盡露尸骸。
    羅山古佛雖靈驗,未免將身一處理。

    33 《野堂惠老惠筍》 宋·袁說友

    騎臺落日餐秋菊,寒食江南饌餳粥。
    一年節物正撩人,剩把嘗新伴幽獨。
    平生慣飽藜藿淡,口腹累人何日足。
    故園又作穿籬態,解籜呈新包一束。

    34 《送李長史縱之任常州》 唐·戴叔倫

    不與名利隔,且為江漢游。
    吳山本佳麗,謝客舊淹留。
    狹道通陵口,貧家住蔣州。
    思歸復怨別,寥落詎關秋。

    35 《和盧常侍寄華山鄭隱者》 唐·張籍

    獨住三峰下,年深學煉丹。
    一間松葉屋,數片石花冠。
    酒待山中飲,琴將洞口彈。
    開門移遠竹,剪草出幽蘭。
    荒壁通泉架,晴崖曬藥壇。
    寄知騎省客,長向白云閑。

    36 《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亦廬山人,常隱白鹿洞)》 唐·白居易

    曾住爐峰下,書堂對藥臺。
    斬新蘿徑合,依舊竹窗開。
    砌水親開決,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暫至,一宿又須回。
    縱未長歸得,猶勝不到來。
    君家白鹿洞,聞道亦生苔。

    37 《題崔常侍濟源莊》 唐·白居易

    谷口誰家住,云扃鎖竹泉。
    主人何處去,蘿薜換貂蟬。
    籍在金閨內,班排玉扆前。
    誠知憶山水,歸得是何年。

    38 《送張常侍西歸》 唐·白居易

    二年花下為閑伴,一旦尊前棄老夫。
    西午橋街行悵望,南龍興寺立踟躕。
    洛城久住留情否,省騎重歸稱意無。
    出鎮歸朝但相訪,此身應不離東都。

    唐詩三百首送別友情

    39 《移住別居》 唐·盧殷

    自到西川住,唯君別有情。
    常逢對門遠,又隔一重城。

    40 《移住別居》 唐·盧殷

    自到西川住,唯君別有情。
    常逢對門遠,又隔一重城。

    * 關于常住的詩詞 描寫常住的詩詞 帶有常住的詩詞 包含常住的古詩詞(4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