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常世的詩詞(1979首)

    641 《雜興》 宋·宋祁

    鉅平名世賢,媢者強相軋。
    毀語填君聰,亡吳計中奪。
    人生不如意,在十常九八。
    茲事可奈何,惆悵千載末。

    642 《賊退示官吏》 唐·元結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
    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

    唐詩三百首

    643 《酬友人》 宋·翁卷

    常憂別時數,每苦歡事疎。
    矧茲同心人,契闊三月余。
    昨日攜瘦藤,往訪林間廬。
    差池不一見,出門恨何如。

    644 《贈寫真求贊者》 宋·方信孺

    行樂頓因人事懶,坐忘常覺世緣輕。
    琴清臨水容魚聽,篁暖當筵學鳳鳴。
    便道登仙豈欺我,芙蓉花繞桂林城。

    645 《滿庭芳·伊予同里》 元·馬鈺

    伊予同里。
    自來交契。
    各貪浮名浮利。
    總悟無常,物物般般捐棄。

    646 《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
    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
    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
    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647 《雜詩》 清·乾隆

    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無魚非水德,無徒勢云孤。
    魚豈離于水,潛淵轉江湖,人豈離于世,適將他有圖。
    知一貴知二,通變乃達常,不逆復不億,抑亦先覺良。
    吹芋三百人,隱笑齊宣王。

    648 《百一詩 二》 魏晉·應璩

    年命在桑榆。
    東岳與我期。
    長短有常會。
    遲速不得辭。

    649 《王昭君辭》 魏晉·石崇

    我本漢家子。
    將適單于庭。
    辭決未及終。
    前驅已抗旌。

    650 《答曹嘉詩》 魏晉·石崇

    昔常接羽儀。
    俱游青云中。
    敦道訓胄子。
    儒化渙以融。

    651 《憶山送人》 宋·蘇洵

    少年喜奇跡,落拓鞍馬間。
    縱目視天下,愛此宇宙寬。
    山川看不厭,浩然遂忘還。
    岷峨最先見,晴光厭西川。

    652 《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 宋·并敘

    飛橋走巖居,茅屋今已破。
    何年避世僧,此地常獨臥。
    秋風高鳥入,夜月寒猿過。
    自非心已灰,靜極生悲惰。

    653 《擬古八首》 宋·陳普

    瑤池出甘泉,玉臺蔭梧桐。
    鳳巢梧桐上,下浴甘泉中。
    美人室其左,荷衣裳芙蓉。
    素手把青枝,嘻嘻笑春風。

    654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普度

    一佛出世,千佛贊揚。
    十方坐斷,獨露真常。
    山蒼蒼,云蒼蒼。
    半開半合,隱顯全彰。

    655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佛殿對三門,燈籠掛露柱。

    656 《緣識》 宋·宋太宗

    常思清凈世情閑,遙認天平我扣關。
    莫道玄談些子是,鳳飛鶴宿九疑山。

    657 《寄錢太史受之》 明·憨山大師

    匡廬列云霄,江湖邈天際。
    地涌青蓮華,枝葉相鮮麗。
    眷彼華中人,超然隔塵世。
    夢想五十年,良緣圖未遂。

    658 《舟行》 明·憨山大師

    湘水通巴漢,孤帆入楚天。
    片云低遠樹,晴日照斜川。
    處世常如寄,浮生莫問年。
    縱遵歸去路,亦似渡頭船。

    659 《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今夜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
    無為守窮賤,轗軻常苦辛。

    660 《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

    * 關于常世的詩詞 描寫常世的詩詞 帶有常世的詩詞 包含常世的古詩詞(19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