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帶樹的詩詞(932首)

    481 《超化云山》 宋·沈說

    入門松作徑,步步接秋陰。
    山帶孤城起,云歸古殿深。
    隔池聞鶴唳,倚樹看僧吟。
    笑指煎茶處,青煙出竹林。

    482 《頌古四十四首》 宋·釋法泰

    百丈開田說大義,理事圓融無不備。
    梵音清徹十方聞,草樹鋤鍬皆聳起。
    末后雙拳再展開,拖泥帶水為癡呆。
    船流到岸五千里,刻舟求劍徒悠哉。

    483 《頌古四十四首》 宋·釋法泰

    溪邊嫩柳條條綠,陌上桃花樹樹紅。
    勿謂東君無管帶,更加暖日與和風。

    484 《偈頌三十八首》 宋·釋如凈

    無憂樹下浴嬰孩,清曉薔薇帶露開。
    轉過衲僧相見處,后槽驢馬出胞胎。

    485 《句》 宋·釋仲殊

    涼生宮殿不因秋。
    霽色澄千里,潮聲帶兩州。
    天長地久大悠悠,爾既無心我亦休。
    海門礙日山雙聳,江北迎人樹幾行。

    486 《游梅山寺》 宋·釋仲休

    世續香燈演圣言,再新華構稱憑軒。
    陰陰松色連僧閣,飋飋波聲入寺門。
    飛鷺銜魚離淺瀨,殘云帶雨渡遙村。
    沃洲相較應相近,樹杪啼煙祇欠猿。

    487 《虎巖紀游》 宋·孫應鳳

    月出山越高,云行月益忙。
    樹影遍空白,疎星避月光。
    總非往者見,不從意內量。
    聰晨此一進,境界因久忘。

    488 《題惠山寺》 宋·湯仲友

    梁溪停短棹,帶月步西關。
    路盡忽逢寺,松多不見山。
    巖腰云殿古,洞口石泉閑。
    到此正吟苦,秋聲滿樹間。

    489 《古詩二首》 宋·陶應靁

    晨選期門士,大獵南山陽。
    白日照旌旗,咫尺臨清光。
    之子才且武,結發在戎行。
    控弮拉羆虎,馀勇殊未央。

    490 《山中紀詠》 宋·襲文煥

    勝地棲遲慣,青山耐久看。
    云煙五洞古,泉石九峰寒。
    已化巖前虎,猶藏箬下丹。
    黃花生意別,秋老不凋殘。

    491 《崖桂花》 宋·徐大受

    重重簾幕護金猊,小樹花開帶麝臍。
    寒色十分新疹粟,春心一點暗通犀。
    香延棋畔仙人斧,影射燈前太乙藜。
    從此再周花甲子,伴公長醉玉東西。

    492 《隋堤用羅昭諫韻》 宋·許琮

    萬樹青青入望遙,行人猶自說隋朝。
    啼鶯不管繁華歇,還帶春風上柳條。

    493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494 《宋武帝廟》 宋·楊雯

    溪聲答松風,巨石出老拳。
    古樹不知名,岌岌蛟龍纏。
    夕陽互出沒,秋華帶芳鮮。
    蔥蔥帝王氣,棟宇垂千年。

    495 《沙岡待潮》 宋·游君傳

    待潮舟閣淺邊岡,少憩田園竹樹涼。
    數點弄秋疏雨過,槿花籬落帶斜陽。

    496 《句》 宋·張覺民

    風威帶雪連秦樹,山勢將寒入蜀門。

    497 《題山水障子為蕭溪耕者賦》 明·張掞

    蕭溪先生樂山者,結屋臨溪頗幽雅。
    開軒見水不見山,卻向圖中看揮灑。
    高齋素筆懸清風,仿佛坐我林崖下。
    群峰奔馳勢如馬,綠樹人家面平野。

    498 《江行》 宋·趙崇森

    貪看湘江景,蓬窗手自捫。
    沙陳鳥行跡,石帶水流痕。
    大樹多遮廟,疏林間有村。
    蘆花自彌望,消得酒盈尊。

    499 《直州》 宋·趙汝譡

    時潦匯眾川,朝暾耀中洲。
    岸回拿音急,水抱禪宇幽。
    竹樹相覆帶,云沙更蕩浮。
    估船發波發,漁艇沿潭游。

    500 《樓望》 宋·趙汝譡

    倚墻茂樹陰,交覆狀垂蓋。
    面岑可為樓,所惜著亭隘。
    試憑工師手,高取空闊界。
    材章來何山,得補榱棟壞。

    * 關于帶樹的詩詞 描寫帶樹的詩詞 帶有帶樹的詩詞 包含帶樹的古詩詞(9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