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帶好的詩詞(839首)

    741 《牡丹》 宋·周弼

    江南牡丹凡有幾,德安打頭歙為二。
    金陵舊物間有之,池陽吳郡皆居次。
    地近京畿種偏好,鄂城栽接不草草。
    舂土篩泥繞畫欄,石甃方壇凈如掃。

    742 《宿柳池松風亭》 宋·李曾伯

    軋軋肩輿上劍門,春和身健快於奔。
    風翻紅雨摧芳信,山帶青煙入燒痕。
    鄰略物華無好句,破除旅思有清樽。
    高人喜與松風接,莫遣梨花到夢魂。

    743 《寄題朱塘晦翁亭》 宋·方岳

    吾州斷云邊,山水則大好。
    不知幾何年,有一晦翁老。
    去為考亭人,草樹日枯槁。
    兒時所釣游,豈不概懷抱。

    744 《次韻吳樞密烏衣園舊韻》 宋·方岳

    舊家門巷綠岧嶢,尚憶狨韉馬意驕。
    金鑿落沮未雀浦,玉丁東上紫宸朝。
    燕隨往事秋蕭瑟,雁帶夕陽江泬寥。
    九日黃華晴亦好,底須風雨又瀟瀟。

    745 《得歸》 宋·方岳

    日日言歸始得歸,歸歟好在舊牛衣。
    青山未害欠詩屋,白鳥倘能看釣磯。
    欲問古人今在否,不知吾道是耶非。
    里中父老如相過,應嘆艱難帶解圍。

    746 《過陳湯卿溪堂》 宋·方岳

    手葺溪堂旋補茅,好山帶郭轉林梢。
    與君共有吟詩癡,月下柴門下厭敲。

    747 《次韻方叔》 宋·方岳

    江樓識面一跫然,語帶煙霞似欲仙。
    山雨竟寒清夜約,好風吹落碧云篇。
    相逢客路思歸日,幾立梅花欲暮天。
    有興話詩吾儻住,一蓑須辦雪溪船。

    748 《謝朱南塘借已田為易陸宅山建玉宸道宇》 宋·衛宗武

    好山未易得,況此不多山。
    靡迤八九丘,遠眎猶彈丸。
    幾載謀一區,經營何其艱。
    尺求而寸予。

    749 《次韻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 宋·陳著

    笠戰西風馬噴沙,帆檣迎浪舞神鴉。
    調舟欲助江流柿,入海非求棗似瓜。
    歸客迂尋桑社景,吟鞭香帶木犀花。
    行邊好語應聽得,秋月春風六萬家。

    750 《次韻子倉二首》 宋·陳著

    清溪游倦又浮家,帶雪來觀上國華。
    飛檄有聲爭致稿,通閨得薦已攢花。
    立看云雨蛟龍起,坐笑春風鳥譽嘩。
    好向江湖忙著句,囘頭綸鳳出南衙。

    751 《深出贅歸省再往婦氏家》 宋·陳著

    父子恩愛重,人生別離苦。
    惟汝善事我,我亦深愛汝。
    我年今七十,又有多病母。
    出贅非汝心,事有難直取。

    752 《靈溪房偶成》 宋·陳著

    隨云入寶坊,寄憩正師房。
    醉枕老易醒,閒窗春亦忙。
    暄風□花氣,好客帶詩香。
    信美難久住,我家山水鄉。

    753 《似法椿齡叟》 宋·陳著

    人生契合處,信是宿因緣。
    坐到無言外,參成有佛前。
    好山非昨日,啼鳥又今年。
    帶得醉歸去,醒時風滿天。

    754 《元宵薇山內弟酒邊五首》 宋·陳著

    鐙宵處處是春臺,盡夜還家亦快哉。
    說與諸兒此行好,滿襟帶得義風回。

    755 《送鄭編修子四省元》 宋·姚勉

    著身書帶草堂中,得與郎君硯席同。
    能學鳴蟬宜賦好,不求野鶩自書工。
    壯懷直擬聯龍虎,別恨休驚背燕鴻。
    他日東山香宇宙,格齋方不負誠翁。

    756 《題墨梅風煙雪月水石蘭竹八軸》 宋·姚勉

    清晨有客南昌來,袖出數幅春風梅。
    芳根不種生綃上,安得的皪霜葩開。
    霜葩能開不能謝,始信筆端生造化。
    細看入趣直欲攀,亦復不知梢是畫。

    757 《贈李森幞頭》 宋·姚勉

    如龍驕馬出東華。
    競指橫烏席帽遮。
    盡道李家模樣好,最宜頭上帶宮花。

    758 《和劉后村雜興》 宋·胡仲弓

    冬深差喜病根除,藥裹猶親酒盞疎。
    門對好山純種竹。
    園通活水可澆疏。
    檐牙帶濕霜晴后,簾額移陰日出初。
    時有郵筒遞詩至,吟余例擬借牛車。

    759 《寒食》 宋·胡仲弓

    初過一百五,園林正好看。
    梨花未全禿,梅子可帶酸。
    近世煙初禁,何人食肯寒。
    東風猶作惡,誰念客衣單。

    760 《題村居壁》 宋·胡仲弓

    何處村居好,山邊況水邊。
    數間茅屋下,一帶槿籬前。
    繞舍千竿竹,傳家二頃田。
    但求安樂法,不必問流年。

    * 關于帶好的詩詞 描寫帶好的詩詞 帶有帶好的詩詞 包含帶好的古詩詞(8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