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帶云的詩詞(2721首)

    21 《題九鎖山》 宋·陳逢辰

    九山互鎖碧煙深,路轉花香惱客吟。
    歸鶴帶云回谷口,潛蛟飛雪噴亭心。
    洞中無計尋芝鼠,箬底猶聞搗藥禽。
    莫歡仙凡幾塵隔,菊花巖畔是知音。

    22 《龍池》 宋·高子洪

    九朵芙蓉天琢開,煙霞靜處翠成堆。
    鹿銜花向林邊過,龍帶云從樹杪來。
    最愛山中間日月,何須海上訪蓬萊。
    悠然自覺清風爽,直欲臨風翹上臺。

    23 《梅花》 宋·繆鑒

    鐵石槎牙玉粒姿,詩中圖書中詩。
    半稜山色初晴后,一截豀煙吹欲暝時。
    流水帶云棲瘦影,小窗和月上橫枝。
    老來自覺吟情拙,莫遺孤山怨鶴知。

    24 《冷泉亭和賈秋壑韻》 宋·潘玙

    重到古招提,青松舊□圍。
    泉聲流澗遠,亭影帶云微。
    小雨隨風去,殘花逐絮飛。
    白猿呼不應,人世幾斜暉。

    25 《句》 宋·紹興某貴

    綠樹帶云山罨畫,斜陽入地竹銷金。

    26 《句》 宋·釋居昱

    松聲和雨聽,山色帶云看。

    27 《柳塘春》 明·顧達

    垂絲拂波迥,沉影帶云流。
    鶯啼渚煙凈,燕飛簾雨收。
    萍開雙槳蕩,花浮群鯉游。
    東風約朝暖,晞發面輕鷗。

    28 《江上》 明·胡安

    松間岸幘不知暑,滿地花香夜來雨。
    枕流漱石客未從,明月自隨波影去。
    不倚清溪即對山,正憐倦鳥帶云還。
    朱門華屋多車馬,何似幽人早閉關。

    29 《題畫寄鄒公履》 明·李至清

    帶云山如夢里,片帆別處不分明。
    傷心只說寒塘柳,泣雨啼煙送我行。

    30 《勉學書院侍父王應教》 明·明沈定王

    書幌晴開紫桂間,朝來滿座見青山。
    茶煙織樹微分縷,竹色依簾更著斑。
    風散百花隨仗下,天空雙鶴帶云還。
    談經晝永聞清宴,幾席時時奉睿顏。

    31 《沙河道中用王太史韻》 明·王維楨

    曉日平郊遠色分,皇家千障抱諸墳。
    沾花車騎香聞露,過水冠裳潤帶云
    繡璧斜翻丹鳳勢,回沙細擁白蛇文。
    詞臣預喜瞻依地,寶篆穹牌七帝勛。

    32 《全室禪師使西天竺取經回朝奉和》 明·姚道衍

    竺乾萬里歸來日,庭下松枝已向東。
    皓皓龐眉逾雪白,翩翩毳衲帶云紅。
    曇花瑞現傳天界,貝葉文翻進帝宮。
    千手大悲增意氣,護龍河上舞春風。

    33 《棋盤石》 宋·晏殊

    尚仙遺下石棋盤,人到壺天靜處看。
    十九路誰彈黑界,幾千年自帶云寒。
    面平可步流星勢,塵凈元無舊蘚瘢。
    干雹聲中聞子響,不知還許采樵觀。

    34 《翠微峰》 宋·無名氏

    洞里乾坤世莫知,時聞嘯鶴帶云歸。
    幾回洞口乘風立,欲挾飛仙入翠微。

    35 《送賈二進士歸省》 明·高啟

    年少擅詞華,曾看手八叉。
    晨裝歸路雨,春酒別筵花。
    帶云過嶺,人同燕到家。
    罷官趨覲好,不是謫長沙。

    36 《次韻三首》 宋·劉克莊

    病怯春寒添絮衣,神情全減少年時。
    僅堪田舍陪鄉飲,難向湖亭看水嬉。
    清旦羲和升日轂,回風王母帶云旗。
    管簫聲散人歸晚,獨有螢穿馬季帷。

    37 《仆營小圃方兩月而張坦夫示腴莊圖有起予之意》 宋·周必大

    百年種德十年栽,映帶云巖與月臺。
    無問四時留客醉,何曾一日不花開。
    人人爭羨富登覽,物物豈知工剪裁。
    我比樊須身更老,只今學圃亦悠哉。

    38 《泊吳江寄胡武平》 宋·蔡襄

    遙夜吳江瀕,露坐鬚成葆。
    天空不帶云,野逈正收潦。
    徘徊波上月,滟漾浮光好。
    清風送炎歊,翻覺秋氣早。

    39 《登羅浮山》 宋·吳泳

    海山半放失蓬萊,微帶云根雨腳來。
    元是道家清絕境,世間妄指作陽臺。

    40 《題福唐郡園清必亭》 宋·李彌遜

    公馀自種南階竹,好事風流今未聞。
    但得七人來結友,何須千畝比封君。
    風梢不定微藏日,雨葉初乾薄帶云
    自是甘棠人愛惜,不居寒谷遇樵斤。

    * 關于帶云的詩詞 描寫帶云的詩詞 帶有帶云的詩詞 包含帶云的古詩詞(27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