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帝知的詩詞(1649首)

    21 《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 唐·呂溫

    遐視輕神寶,傳歸屬圣猷。
    堯功終有待,文德本無憂。
    坐受朝汾水,行看告岱丘。
    那知鼎成后,龍馭弗淹留。

    22 《德宗皇帝挽歌詞四首》 唐·白居易

    執象宗玄祖,貽謀啟孝孫。
    文高柏梁殿,禮薄霸陵原。
    宮仗辭天闕,朝儀出國門。
    生成不可報,二十七年恩。

    23 《帝宮詞》 唐·施肩吾

    自得君王寵愛時,敢言春色上寒枝。
    十年宮里無人問,一日承恩天下知。

    24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唐·杜牧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諫垣。
    奏章為得地,齰齒負明恩。
    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
    掩頭雖欲吐,到口卻成吞。

    25 《長安書事寄所知》 唐·李頻

    帝里本無名,端居有道情。
    睡魂春夢斷,書興晚窗明。
    老擬歸何處,閑應過此生。
    江湖終一日,拜別便東行。

    26 《送李員外知揚子州留務》 唐·許棠

    帝命分留務,東南向楚天。
    幾程回送騎,中路見迎船。
    冶例開山鑄,民多酌海煎。
    青云名素重,此去豈經年。

    27 《旅舍書懷寄所知二首(后首一作漢東秋思)》 唐·羅隱

    思量前事不堪尋,牢落馀情滿素琴。
    四海豈無騰躍路,一家長有別離心。
    道從汩沒甘雌伏,跡恐因循更陸沈。

    28 《送李先輩從知塞上》 唐·杜荀鶴

    去草軍書出帝鄉,便從城外學戎裝。
    好隨漢將收胡土,莫遣胡兵近漢疆。
    灑磧雪粘旗力重,凍河風揭角聲長。
    此行也是男兒事,莫向征人恃桂香。

    29 《投所知》 唐·張蠙

    十五年看帝里春,一枝頭白未酬身。
    自聞離亂開公道,漸數孤平少屈人。
    劣馬再尋商嶺路,扁舟重寄越溪濱。
    省郎門似龍門峻,應借風雷變涸鱗。

    30 《寄僧知乾》 唐·裴說

    貌高清入骨,帝里舊臨壇。
    出語經相似,行心佛證安。

    31 《寄僧知乾》 唐·裴說

    貌高清入骨,帝里舊臨壇。
    出語經相似,行心佛證安。

    32 《感知上刑部鄭侍郎》 唐·李洞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臥時。
    鄰僧照寒竹,宿鳥動秋池。
    帝誦嘉蓮表,人吟寶劍詩。
    石渠流月斷,畫角截江吹。

    33 《后漢門·明帝》 唐·周曇

    朝臣咸佞孰知非,張佚公忠語獨奇。
    博士一言除太傅,謚為明帝信其宜。

    34 《后漢門·靈帝》 唐·周曇

    榜懸金價鬻官榮,千萬為公五百卿。
    公瑾孔明窮退者,安知高臥遇雄英。

    35 《晉門·晉武帝》 唐·周曇

    漢貪金帛鬻公卿,財贍羸軍冀國寧。
    晉武鬻官私室富,是知猶不及桓靈。

    36 《陳·武帝蚌盤》 唐·孫元晏

    金翠絲黃略不舒,蚌盤清宴意何如。
    豈知三閣繁華日,解為君王妙破除。

    37 《陳·宣帝傷將卒》 唐·孫元晏

    前后兵師戰勝回,百馀城壘盡歸來。
    當時將卒應知感,況得君王為舉哀。

    38 《聞知己入翰林》 唐·貫休

    天驥頭似鳥,倏忽四天下。
    南金色如椹,入火不見火。
    吾交二名士,遽立于帝左。
    鳳姿既出世,天意囑在我。
    奇哉子淵頌,無可無不可。

    唐詩三百首春天婦女堅貞思念

    39 《大蜀皇帝潛龍日述圣德詩五首》 唐·貫休

    岳瀆殊祥日月精,入堯金鏡佐休明。
    衣嚴黼黻皇恩重,劍折芙蓉紫氣橫。
    玉甃金湯山岳峻,花藏臺榭管弦清。

    40 《高士詠·混元皇帝》 唐·吳筠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氣初。
    應物方佐命,棲真亦歸居。
    貽篇訓終古,駕景還太虛。
    孔父嘆猶龍,誰能知所如。

    * 關于帝知的詩詞 描寫帝知的詩詞 帶有帝知的詩詞 包含帝知的古詩詞(16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