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歷方無限,仙期忽有涯。事親崇漢禮,傳圣法殷家。晚出芙蓉闕,春歸棠棣華。玉輪今日動,不是畫云車。
繼體三才理,承顏九族親。禹功留海內,殷歷付天倫。調露曲常在,秋風詞尚新。本支方百代,先讓棣華春。
遐視輕神寶,傳歸屬圣猷。堯功終有待,文德本無憂。坐受朝汾水,行看告岱丘。那知鼎成后,龍馭弗淹留。
象魏才頒歷,龍鑣已御天。猶看后元歷,新署永貞年。半歲光陰在,三朝禮數遷。無因書簡冊,空得詠詩篇。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讓朝。謳歌同戴啟,遏密共思堯。雨露施恩廣,梯航會葬遙。號弓那獨切,曾感昔年招。
秋天相思思歸憂國憂民
國付重離后,身隨十圣仙。北辰移帝座,西日到虞泉。方丈言虛設,華胥事眇然。觸鱗曾在宥,偏哭墮髯前。
執象宗玄祖,貽謀啟孝孫。文高柏梁殿,禮薄霸陵原。宮仗辭天闕,朝儀出國門。生成不可報,二十七年恩。
御宇恢皇化,傳家葉至公。華夷臣妾內,堯舜弟兄中。制度移民俗,文章變國風。開成與貞觀,實錄事多同。
牡丹
從諫停東幸,垂衣寶歷昌。漢昭登位少,周代卜年長。彩仗三清路,麻衣萬國喪。玄宮今一閉,終古柏蒼蒼。
垂拱開成化,愔愔雅樂全。千官方就日,四海忽無天。堯舜非傳子,殷周但卜年。圣功青史外,刊石在陵前。
嗚咽上攀龍,升平不易逢。武皇虛好道,文帝未登封。壽域無千載,泉門是九重。橋山非遠地,云去莫疑峰。
捷書皆應睿謀期,十萬曾無一鏃遺。漢武慚夸朔方地,周宣休道太原師。威加塞外寒來早,恩入河源凍合遲。聽取滿城歌舞曲,涼州聲韻喜參差。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諫垣。奏章為得地,齰齒負明恩。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掩頭雖欲吐,到口卻成吞。
九縣懷雄武,三靈仰睿文。周王傳叔父,漢后重神君。玉律朝驚露,金莖夜切云。笳簫凄欲斷,無復詠橫汾。
重陽節思鄉
樓頭鐘鼓遞相催,曙色當衙曉仗開。孔雀扇分香案出,袞龍衣動冊函來。金泥照耀傳中旨,玉節從容引上臺。盛禮永尊徽號畢,圣慈南面不勝哀。
儼若翠華舉,登封圖乍開。冕旒明主立,冠劍侍臣陪。跡類飛仙去,光同拜日來。粉痕疑檢玉,黛色訝生苔。掛壁云將起,陵風仗若回。何年復東幸,魯叟望悠哉。
圣主今司契,神功格上玄。豈唯求傅野,更有葉鈞天。審夢西山下,焚香北闕前。道光尊圣日,福應集靈年。
金冊昭昭,列圣孤標。仲尼有言,巍巍帝堯。承天眷命,罔厥矜驕。
邊塞戰爭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