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帝孫的詩詞(482首)

    81 《公孫述》 宋·陳造

    東來溫詔枉丁寧,隆少忠謀肯汝聆。
    不待賓臚延馬援,始知西帝偶人形。

    82 《題趙德修所藏孫太古尹喜傳道圖》 宋·王灼

    大柏森森護盤石,老聃踞坐三人立。
    盛德之容本和豫,漠然不應豈真實。
    曏者隱奧九九篇,才示指畫意已傳。
    細看尹喜磬折處,金篦刮膜見全天。

    83 《和孫倅見貽八首》 宋·曹勛

    爝火寧知日月光,遽聞騎火犯伊涼。
    周宣懋建中興政,上帝潛符至治香。
    天欲卦爻重彖象,民知瓜瓞本綿長。
    商孫駕馭方經武,行見蒙沖系夜郎。

    84 《天孫徠》 宋·楊冠卿

    珠宮貝闕天女孫,膠轕璇璣緯星辰。
    徠游河漢儷於神,神儲崧岳生甫申。
    胸中文字覷天巧,黼黻帝躬臨下民。

    85 《連日駐白帝城懷古感事閱陸放翁詩集追和其韻》 宋·程公許

    益以搤為國,前后辟兩門。
    劍棧徑偪側,峽江浪崩奔。
    盤礴六十州,奠位西南坤。
    天險豈輕設,參旗寧易捫。

    86 《太宗皇帝南牙謝熊白狀贊》 宋·岳珂

    鼎食之珍,義比美芹,致者何人,姓名之已湮。
    天筆之存,龍跡紛緼,暗于風塵,拱護之有神。

    87 《恭進理宗皇帝挽詞》 宋·馬廷鸞

    盡拜宸奎賜,新編圣訓成。
    孫謀方燕翼,龍馭忽遐征。
    四海堯音密,三年舜慕情。
    因山圖固在,合應若神明。

    88 《大人生朝六首·宜孫》 宋·項安世

    曉鏘環佩謁仙靈,退著班衣戲寧馨。
    帝所已開天佑節,新闈又拜老人星。
    為臣為子真逢運,斯萬斯千并與齡。
    圣主蘿圖長奕奕,仙翁華發再青青。

    89 《大人生朝六首·寅孫》 宋·項安世

    岧峣丹闕六龍飛,浩蕩鴻私下九圍。
    花結初頒紅錦帙,寶香新拜綠荷衣。
    未曾賀剌周閭里,又報升柴享禁闈。
    千歲幾番蒙帝澤,一年兩度被恩輝。

    90 《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宋·王铚

    我渡溪山尋荒村,群峰勢若萬馬奔。
    酣酣春色雪初霽,靄靄野氣山猶昏。
    瓊樓金闕滌地盡,松柏半帶斤斧痕。
    要還清凈掃塵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91 《孝宗皇帝挽詞五首》 宋·陳傅良

    豈以崇高極,能忘凜凜憂。
    衣甲三浣舊,費為十金休。
    熊館無秋獵,期門絕夜游。
    恭惟懷顯德,真可締孫謀。

    92 《詠史上·漢高帝八首》 宋·陳普

    煨燼三王不復收,子孫大辱辟陽侯。
    無邊智力皆騎虎,高絕還能四百秋。

    93 《詠史上·武帝》 宋·陳普

    狄山不能居一障,公孫請專事朔方。
    尊榮衛霍家山岳,冷淡申轅頭雪霜。

    94 《別孫隱甫》 宋·彭龜年

    君家金石臺,我家富壽岡。
    十馹苦不遠,半世成相望。
    我為一貧驅,觸熱來帝鄉。
    塵垢面未頮,郁結志不強。

    95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神來何從,馺然發風。
    神去何之,杳然幽從。
    伊神去來,霧散云孫。
    獨遺休祥,山崇川增。

    96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昔在綿處,有人公孫。
    登政撫辰,節用良勤。
    所畜既之,所行宜遠。
    載其華樽,從此簫管。

    97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神之戾止,天門夜開。
    禮備告成,云耕孫回。
    旗蠢晻靄,萬靈喧豗。
    獨遺祉福,用澤九垓。

    98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神來何從,馺然發風。
    神去何之,杳然幽從。
    伊神去來,霧散云孫。
    獨遺休祥,山崇川增。

    99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昔在綿處,有人公孫。
    登政撫辰,節用良勤。
    所畜既之,所行宜遠。
    載其華樽,從此簫管。

    100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神之戾止,天門夜開。
    禮備告成,云耕孫回。
    旗蠢晻靄,萬靈喧豗。
    獨遺祉福,用澤九垓。

    * 關于帝孫的詩詞 描寫帝孫的詩詞 帶有帝孫的詩詞 包含帝孫的古詩詞(4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