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帝名的詩詞(1049首)

    941 《送次兒解試》 宋·李昴英

    四度箋名達帝聰,布衣便有此遭逢。
    吾家積慶為心印,一戰收功在筆鋒。
    舉子頭場關薦鶚,時文手段要屠龍。
    庭前手植森桂花,飛捷今秋好事重。

    942 《贈彭花翁牡丹障》 宋·姚勉

    洛之花圖歐公詩,驚怪天巧呈新枝。
    自言當時記者數十種,姚魏后有潛溪緋。
    蜀之花圖景仁句,香雪蕊金藏不露。
    徑圍三尺瑞云紅,尚有二花添未具。

    943 《送廬陵郭僉判致仕歸》 宋·姚勉

    世俗風波甚,誰能退急流。
    淵明存菊日,張翰憶鱸秋。
    高躅今云遠,清風孰與侔。
    明公回末習,逸韻踵前修。

    944 《再和張秋山杭州孤山二首》 宋·何夢桂

    處士橫橋野水流,先生家住暮云稠。
    百年故國成塵夢,千古青山憶舊游。
    林下客盟寒白鶴,梅邊詩稿問蒼頭。
    公來但掃墳前竹,莫載虛名入帝州。

    945 《趙南康可齋築屋武康孟保園池喬木極有思致東》 宋·董嗣杲

    東游英溪英,妙寄寒苦詩。
    里社今有井,誰構亭覆之。
    想彼異代賢,孤標奪葳蕤。
    可齋出帝胄,結廬探幽奇。

    946 《讀史》 宋·華岳

    史筆如衡須正持,莫教浮涎出無稽。
    已成帝業從烹父,未將王師休殺妻。
    秦逸號眠為抱虎,劉狂名舞作聞雞。
    麟經削后無全筆,磨玷吾當問白圭。

    947 《沁園春 壽可行弟,次其見壽韻》 元·許有壬

    天相吾家,篋笥無金,詩書有人。
    看發揮胸臆,辭鋒凜凜,薰陶氣質,韋佩申申。
    師友淵源,賢才衡鑒,胄館光華近帝宸。
    男兒事,便盡輸心力,難報君親。

    948 《沁園春 壽可行弟,次其見壽韻》 元·許有壬

    天相吾家,篋笥無金,詩書有人。
    看發揮胸臆,辭鋒凜凜,薰陶氣質,韋佩申申。
    師友淵源,賢才衡鑒,胄館光華近帝宸。
    男兒事,便盡輸心力,難報君親。

    949 《*心香 贈扶風縣楊公馬公》 元·馬鈺

    但愿人人,識破浮生。
    速抽身、猛棄塵情。
    休妻別子,絕利忘名。
    便灑然惺,豁然悟,頓然明。
    虎嘯龍吟,氣爽神清。
    做真修、汞煉鉛烹。
    心平行滿,丹結功成。
    得跨云霓,朝玉帝,住蓬瀛。

    950 《憨郭郎 贈重陽真人侄王周臣》 元·馬鈺

    休要強貪名利,休要戀妻男。
    免輪回,生死苦,做癡憨。
    清凈自然明道,神氣自相參。
    功成朝玉帝,跨云驂。

    951 《自哂》 宋·陳藻

    自小何曾識帝鄉,姓名卻掛武林廂。
    祝融今歲為災甚,亦費貲糧奔走忙。

    952 《寄慧云大師》 宋·釋智圓

    繁華辭帝輦,岑寂巒山林。
    志向浮名淡,房扃古寺深。
    詩窗來皓月,齊磬下幽禽。
    終約逢新雪,閑過話靜心。

    953 《經誦慧僧錄影堂》 宋·釋智圓

    寂爾歸真界,人間化已成。
    兩朝欽至業,四海仰高名。
    舊跡存花社,遺編滿帝京。
    徘徊想前事,庭樹跪鴉鳴。

    954 《次韻和石學士見寄十首》 宋·宋庠

    奉行漢事稽遺典,陟配周詩講肇禋。
    一世聲名皆帝力,請君鴻筆剩書筠。

    955 《留別知郡職方楊員外》 宋·宋庠

    矛本草茅士,世無鐘鼎榮。
    在昔未勝冠,先疇弓冶傾。
    茹荼濱十死,屬纊存微生。
    分遂甯牛飯,誰希莊雁鳴。

    956 《清輝殿雙頭牡丹》 宋·宋庠

    禁御含暉地,春英浥露天。
    萬柯蒸協氣,雙蘤應祥篇。
    傃日香彌酷,乘風艷欲然。
    聯葩宸屋外,交影帝觴前。
    詠掩華跗秀,名均紫脫妍。
    朝綏歌茂貺,聲冠億斯年。

    957 《大禮慶成》 宋·宋庠

    帝揆三微歷,郊嚴七里壇。
    對修清廟饗,來接上神歡,閶闔開金狄,鉤陳扈玉鑾。
    軒游葩蓋密,漢兆紫營寬。

    958 《奉詔止雨宿齋建隆觀》 宋·宋庠

    漢家候神館,奉詔穰沈災。
    解纓就齋幕,恍若躋蓬萊。
    云羅絓朝舄,露掌承仙杯。
    眾真拱象帝,寶宇正崔嵬。

    959 《芡》 宋·陶弼

    三伏池塘沸,難頭美可烹。
    香囊聯錦破,玉指剝珠明。
    葉皺非蓮蓋,根甘似竹萌。
    不應從適口,炎帝亦曾名。

    960 《雞頭》 宋·陶弼

    三伏池塘沸,雞頭美可烹。
    香囊連錦破,玉指剝珠明。
    葉皺非蓮蓋,根甘似竹萌。
    不應從適口,炎帝亦曾名。

    * 關于帝名的詩詞 描寫帝名的詩詞 帶有帝名的詩詞 包含帝名的古詩詞(10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