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有掌中杯但把,歸期苦苦催奕世。衣冠仍上第公臺,元自詩書裹面來。秋色為渠開先我,梁世馬首回猿鶴。莫輕窺蕙帳驚猜,苔步歸休亦樂哉。
蘇公早聞道,文章乃其戲。乳泉出重海,作賦聊記異。玉池咽中夜,挈瓶非小智。氣者水之生,此語可深味。
家雞野鶩同登俎,春蚓秋蛇總入奩。君家兩行十二字,氣壓鄴侯三萬簽。
家雞野騖同登俎,春蚓秋蛇總入奩。君家兩行十二字,氣壓鄴侯三萬簽。
側厘一幅落云煙,意豁神傾嘆兩賢。從古將門長出將,眼看小阮勒燕然。
虞丞相與趙將軍,同策江淮第一勛。大羽進賢今寂寞,凌煙頌里感風云。
圣處眇安在,談者一何昜。注瓦務細巧,岑鼎喪良貴。群兒有新舌,六學無故意。向來孟韓息,不有歐蘇繼。
空傳貍骨與鵝群,惟有關西筆可珍。镵刻所存猶勁健,歐虞信是捧心人。
前朝惟有楊虛白,心畫心聲獨擅功。身縶南冠懷洛寺,恨無北客話高嵩。
楊李書名五季間,江南勁筆儉而寒。臨摹更陋唐人筆,不脫蘭亭舊界闌。
應接有不暇,幽憂能頓除。明當增短日,后且愴離居。恨我平生友,翻成咫尺疏。為生端不易,作客又何如。
墨妙初看眼自明,誦詩還見五言城。不惟喜獲吾黨士,要是未忘山谷盟。我亦可憐耽句癖,君其勉力振家聲。只今此道寒如水,莫以微官取重輕。
文公垂憲墨淋浪,鼎立龜山更道鄉。家有一焉猶冠絕,寶茲三者見珍藏。來從疊嶂層巒里。置在光風霽月傍。收拾兵戎無一物,滿船空載有歸裝。
麟臺正字垂拱臣,手持鴻筆扶金輪。喔咿自擬教牝晨,尚欲圭璧全其身。筆精墨妙雖有神,千載乃作無端人。以人廢言古所聞,尚可展卷書吾紳。
呼嗟乎丕,摧干弱支。予讀此詩,何異乎煮豆而燃萁。吊古以詩,觀帖以奇。瑤鈿銀泥,以侈厥題。
公立柱下,直聲凜如。氣則不餒,而況于書。待人以情,真意浹洽。于嗟前修,動則可法。
觀水以水,本于知者之樂。取射以藝,譬諸巧者之中。時雖后先之不同,意或迭取而互用。句葩體莊,字謹心縱。
陜服之俗重于義。公家府谷,殆且百世,予不能知子友之兄弟。
昭陵玉函出人間,開平經今四百年。永和遠距貞觀先,俯仰陳跡俱可憐。古人學書如學仙,笑鋒誰人玄之玄。水晶宮裹佳公子,風流翰墨皆水然。
十年尋夢舊江湖,歲晚尋幽愛此居。今日門前山色好,客來銜袖有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