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幃的詩詞(682首)

    541 《子夜四時歌》 明·高啟

    擁壚坐,夜冷微紅滅。
    郎意似殘灰,無因得重熱。

    542 《金進士宿江館阻雨連夕二首》 明·高啟

    莫辭同宿掩書,兵后蕭條故舊稀。
    預恐明朝風雨歇,滿江春水送君歸。

    543 《雨中曉臥二首》 明·高啟

    香斷床冷未開,雨窗寥落滿欞苔。
    休輕一枕江邊睡,拋卻腰金換得來。

    544 《姑蘇雜詠 圣姑廟》 明·高啟

    湖心涌出黿頭山,白波翠島非人寰。
    清虛宜作水仙府,鱗堂荷屋居其間。
    淵都群靈孰為主,煙鬢翛然一神女。
    柔姿誰敢狎相親,笑叱鼉龍起雷雨。

    545 《姑蘇雜詠 短簿祠》 明·高啟

    下馬空林問廟扉,衣冠寂寞掩塵
    不能復使桓公怒,莫怪年來祭客稀。

    546 《金征士玟雨中見過留宿(二首)》 明·高啟

    莫辭同宿掩書,亂后蕭條故舊稀。
    預恐明朝風雨歇,滿江春水送君歸。

    547 《苦寒行》 宋·劉克莊

    十月邊頭風色惡,官軍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來不來,夜長甲冷睡難著。
    長安城中多熱官,朱門日高未啟關。
    重重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548 《冬蚊》 宋·劉克莊

    南州時令舛,冬月有蚊飛。
    豈是為饑崇,因而觸禍機。
    照尤嫌畫燭,驅尚入羅
    吾母音容遠,何妨用扇揮。

    549 《哭澤孺方先生二首》 宋·劉克莊

    方訝書來少,殊鄉訃忽聞。
    無祭主,破笥散遺文。
    已閉三間屋,誰封四尺墳。
    舊曾傳業者,南北各離群。

    550 《哭五一弟先輩二首》 宋·劉克莊

    自小即相依,天涯影伴飛。
    共燈抄細字,分俸贖寒衣。
    已痛身長訣,猶疑客未歸。
    惟幼女,斷續哭聲稀。

    551 《惜花》 宋·文同

    胡蜂采花花氣薄,黃鳥啄花花蕊落。
    林風吹花花片亂,池水浸花花色惡。
    少年惜花會花意,晴張青雨油幕。
    勸君直須為花飲,明日春歸空晚萼。

    552 《書綠帷亭壁》 宋·文同

    喬木繞舍如綠,群山四面寒參差。
    春禽入秋啼自別,早云到暮歸常遲。
    庭前好菊歡飲酒,案上佳紙邀吟詩。
    閑居數月興便野,渾忘簿書相聒時。

    553 《述懷呈十七家叔》 宋·陳與義

    兒時學道逃悲歡,只今未免憂饑寒。
    浮生萬事蟻旋磨,冷官十年魚上竿。
    竹林步兵亦忍辱,長安閉門出無仆。
    門前故人擁廬兒,政坐向來甘碌碌。

    554 《寄題新居羅長卿觀瀾閣蘭堂二首》 宋·周必大

    君不見漢家筑臺臨咸京,圖籍排比如魚鱗。
    又不見晉人創亭稽山陰,群賢畢集羅簪紳。
    古今名蘭固多矣,而此二者常不泯。
    乃知草木本無取,必假人物始可珍。

    555 《留題文氏雙秀亭三首》 宋·周必大

    汀蘭煙樹兩佳哉,六曲屏坐上開。
    南浦彩云飛畫棟,西山爽氣在朝來。

    556 《次韻荼槱二絕》 宋·洪咨夔

    瓔珞垂垂萼綠華,光明淡佇自成家。
    醖藉風流足,甘放朝來被底衙。

    557 《何正言母安人挽詩》 宋·洪咨夔

    鳳采生丹穴,螢光聚絳
    兩登黃甲去,一佩皂囊歸。
    萱老悲方切,蘭枯夢又非。
    青山秋寂歷,客淚不勝揮。

    558 《劉家江阻風二首》 宋·洪咨夔

    動地千牛力,行天萬馬聲。
    溟蒙迷太極,浩蕩送平生。
    夢與屏兀,心隨簋缶傾。
    黃頭多著纜,作止候三更。

    559 《送珊上座歸育王》 宋·白玉蟾

    一雙膝脛兩條鐵,一掬精神一團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鴛不把丁香結。
    風吹香囊滿路香,知君也結欽山轍。
    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

    560 《呈萬菴十章·脫胎》 宋·白玉蟾

    青天白日一聲雷,撒手懸崖了圣胎。
    有眼如盲光爍爍,無繩似縛笑咍咍。
    黃金殿下千株柳,碧玉堂前萬樹梅。
    辜負鴛人寂寞,秦樓宴罷盍歸來。

    * 關于幃的詩詞 描寫幃的詩詞 帶有幃的詩詞 包含幃的古詩詞(6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