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入定千身出,云居不打這鼓笛。虎馱太華入高麗,波斯鼻孔撐白日。
晨征念王事,駑駕煩屢叱。既陟崔嵬高,稍辭叢薄密。烏牛沾宿露,白鳥明初日。清川舴艋遲,綠岸浮圖出。
初逢洛陽陌,再見南徐州。所歷幾何時,倏去二十秋。今復振霜屨,還山遠莫留。我詠阮公詩,物靡必沈浮。誰云西海魚,夜飛東海頭。世人嗟識昧,豈是滯林丘。
栗林霜下熟,歸摘御窮冬。帶月涉溪水,過山聞寺鐘。未嫌云衲濕,已喜野人逢。且莫似杯渡,滄波無去蹤。
適從山中來,復向山中去。為報山中人,莫厭山中住。近城塵土多,亂爾煙霞趣。野蜂銜漆汁,尚欲為蔕固。息此可以安,其能忘我諭。
平生少壯日,百事牽於情。今年輒五十,所向唯直誠。既不慕富貴,亦不防巧傾。寧為目前利,寧愛身後名。
隱靜山中寺,獼猴往往過。導師歸以去,盧橘熟還多。禪地寧求稀,居人切莫訛。未嘗嫌此物,任掛古松柯。
身在大梁塵土中,心思隱靜云山里,忽聞乘柸江上歸,月下碧雞啼不巳。
巖竇常留雪,山雪不有心。禪衣百衲重,香剎四明深。馴鹿來銜果,栽松去作林。自緣冠紱累,未解遠公尋。
云歸在高嶺,人見是無心。矯矯將棲鳥,遙遙傍故林。南方雖有暖,臘月易成陰。惟恐多風雪,幽期未可尋。
豶豕在涂龍在澤,豺狼食肉麝食柏。蹄毛與角不對齒,啄觜兩足副以翮。既能閑閑住深谷,豈使于于佩鳴玉。水邊看虹山雨霽,夜與明月獨獨宿。
春雪滿蓑笠,海邊先燕歸。千林新改葉,百衲舊來衣。溪水從何至,山云自解飛。報言巖下客,齋缽筍應肥。
霜露每懷感,江山空復情。老便林室靜,坐厭巷童聲。盡日都無語,逢人亦強迎。浮生過半百,安用此虛名。
野缽歸松下,將親聞道師。風沙不堪寄,霜笴自相宜。
密霰來新歲,春陽氣漸微。侵庭草芽凍,紛雜雁行飛。江寺誰開逕,湖山我欲歸。雨花無六出,休怪著人衣。
綠陰欲滿寺,禽鳴春雨余。聊因簡牘暇,窗下閱僧書。
千峰一寺遠,云滿跏趺處。無客伴孤禪,懸燈照深樹。
山衲經寒補雜繒,白云高寺遍尋登。法身已見浮來佛,宗旨曾傳化去僧。歸過江城誰施飯,定依舊院自懸燈。明朝應恨千峰阻,欲問楞伽已不能。
陽山山下草庵深,寂寂香燈對遠岑。莫怪相看總無語,坐禪為政一般心。
此老云相似,何天不往還。打包龍井寺,持缽虎丘山。一別經年事,相逢半日閒。向來參底語,不墮有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