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師工的詩詞(339首)

    321 《堯任舜禹行》 宋·釋文珦

    堯任舜禹,圣化日熙。
    二臣至德,惟堯克知。
    明良胥會,徵庸弗疑。
    佐命垂統,股肱綱維。

    322 《頌古九十八首》 宋·釋印肅

    妙指閑柴意馬師,失之千里費工夫。
    佛法不是這道理,拙用金毛作野狐。

    323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明朝遍入孤峰裹,是處尋求不見師。
    自古上賢難出手,為伊不肯淡工夫。
    垂經留教五千卷,迷人看著轉迷途。
    凡夫貪愛將為事,少得曹溪這老盧。

    324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325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這樣師僧,面目可憎。
    名摸還不似,藏覆又何曾。
    虛空闊無工夫掛劍,滄海深有伎倆挑燈。
    抖擻頭陀備,玲瓏道者棱。
    入閩借問,何如個能。

    326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喬喬楚楚,叢林規矩。
    萎萎羸羸,枯木風姿。
    宗乘壁掛口,師友雪生眉。
    住山事拙束三篾,對月機鳴度一絲。
    顛毛間白發,眉睫裹青瞳。
    食指一肩重,門風四壁空。
    諸根亡偶宗家妙,萬慮不搖心匠工。

    327 《閱張上卿仙游錄》 宋·宋無

    漢祖龍飛日,真人豹隱中。
    綸音來薊北,驛傅起江東。
    圣德深弘教,玄門厚植功。
    垂衣軒帝治,間道廣成風。

    328 《再和三篇》 宋·蘇頌

    聞君八法擅臨池,{左扌右厭}押工夫世少知。
    學者伏膺虞秘監,時賢求范永禪師。
    流傳異日須懸帳,交質何人敢對棋。
    斂手姜芽柳家樣,解嘲幾困老劉詩。

    329 《元佑癸酉秋九月蒙恩補郡維揚十一月到治蒞事》 宋·蘇頌

    維揚禹九州,淮南唐四鎮。
    地據江海沖,星占楚吳分。
    五季劇荒擾,我朝夷僭閏。
    督府時稱雄,守帥選常遴。

    330 《梁山劉制參園亭》 宋·孫應時

    劉侯家有相業堂,東都舊第城中央。
    劍南參謀今日發,官班且復尚書郎。
    買田筑室蟠龍下,閨門孝友師一鄉。
    好園十畝當道入,綠竹萬個攙天長。

    331 《題東林一首》 宋·王阮

    屏跡敷淺原,注目香爐峰。
    飽閏送客溪,鼎新古梵宮。
    緬懷結社人。
    豈止避俗翁。

    332 《路居士山水歌》 宋·王洋

    人年八十百慮昏,丈人耳目方聰明。
    他人到此筋力疲,丈人勝如年少時。
    老中強健閑中忙,經卷丹爐肘后方。
    金書千軸造理窟,赤城七篇談坐忘。

    333 《張籍》 宋·徐鈞

    師門昔已稱高第,樂府今尤說最工。
    但遣終身毋叛道,著書不必似軻雄。

    334 《和王德和知縣謁蕭千巖韻二首》 宋·袁說友

    詩工解窮人,詞苦乃見意。
    味公千巖篇,粗了瑟僩義。
    平生師友念,正爾金蘭契。
    毋使我回還,執炙不知味。

    335 《壽林中書》 宋·曾豐

    巖巖風采百工師,龍馬精神海鶴姿。
    宮女猶傳洞簫賦,都人今作袞衣詩。
    幸逢堯舜癸賢日,正是皋夔相國時。
    圣主佇知宣室事,甘棠何止郡人思。

    336 《為增城丞張元輔賦博見亭》 宋·曾豐

    東山未為高,坐覺魯之小。
    更上泰山巔,天下不勝眇。
    公作如是觀,所學胡可料。
    父兄自磨磋,師友相揉矯。

    337 《送僧蘋洲游醉李》 宋·朱繼芳

    師今游醉李,自刺釣舡篙。
    地說三吳勝,人夸二陸豪。
    草黃工女績,波白課丁熬。
    近海寒應早,霜毛怯剃刀。

    338 《攝事十三首》 隋代·佚名

    鼎俎既陳,豆籩既設。
    金石在庭,工師就列。
    備物有嚴,著誠致潔。
    孝配文廟,禮以雍徹。

    339 《攝事十三首》 隋代·佚名

    鼎俎既陳,豆籩既設。
    金石在庭,工師就列。
    備物有嚴,著誠致潔。
    孝配文廟,禮以雍徹。

    * 關于師工的詩詞 描寫師工的詩詞 帶有師工的詩詞 包含師工的古詩詞(3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