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師子子的詩詞(121首)

    21 《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問梅閣》 明·高啟

    問春何處來,春來在何許?月墮花不言,幽禽自相語。

    22 《送恩禪師弟子勤歸開元寺》 明·高啟

    山衲經寒補雜繒,白云高寺遍尋登。
    法身已見浮來佛,宗旨曾傳化去僧。
    歸過江城誰施飯,定依舊院自懸燈。
    明朝應恨千峰阻,欲問楞伽已不能。

    23 《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玉鑒池》 明·高啟

    一鏡寒光定,微風吹不波。
    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

    24 《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冰壺井》 明·高啟

    圓甃夏生冰,光涵數星冷。
    窗有定中僧,休牽轆轤綆。

    25 《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修竹谷》 明·高啟

    翠雨落經床,林鳩午鳴后。
    筍出恐人來,編籬遮谷口。

    26 《過師子林》 明·高啟

    雨余鳥語涼,斜陽竹深見。
    頻來非看花,借讀《高僧傳》。

    27 《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指柏軒》 明·高啟

    清陰護燕幾,中有忘言客。
    人來問不應,笑指庭前柏。

    28 《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大石屋》 明·高啟

    渾沌復輪囷,全無斧鑿紋。
    門臨五湖水,坐納四山云。

    29 《晴日迓江西師徐子宣》 宋·項安世

    漢殿東頭玉琯回,吳城西上錦帆開。
    一天紫霧風吹散,千丈紅光日射來。
    翼軫衡盧生喜氣,江湖淮海絕纎埃。
    凄涼只有山前客,何日歸津理去梔。

    30 《為王師宣子壽》 宋·釋寶曇

    風入床琴帝夢闌,蓬萊為輟老仙官。
    袖曾有縛於菟手,頭不須簪獬豸冠。
    桃李無言民自樂,冰霜折指吏應寒。
    西京人物如南渡,更躐三王一等看。

    31 《為王師宣子壽》 宋·釋寶曇

    已辦香山鐵石心,未妨富貴日侵尋。
    荔枝黃壓腰圍重,琥珀紅添盞暈深。
    鸞鏡黛眉無此畫,雁行銀甲有馀音。
    剩呼歌舞為君壽,道眼何曾外物侵。

    32 《端師子贊》 宋·釋紹曇

    爪牙雖弄未全真,駁綠斑釐著一身。
    彩好不曾哮吼得,聽聞將謂嚇村人。

    33 《送韓子師侍郎序》 宋·陳亮

    秘閣修撰韓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無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門愿留者,頃刻合數千人,手持牒以告攝郡事。
    攝郡事振手止之,輒直前不顧;則受其牒,不敢以聞。
    明日出府,相與擁車下,道中至不可頓足。

    離別感慨諷刺序文

    34 《東坡公以種松法授都梁杜子師并為作詩子師求》 宋·晁補之

    長錐散子巖巖遍,短竹扶條歲歲添。
    待得烹茶有松葉,不應更課木奴縑。

    35 《東坡公以種松法授都梁杜子師并為作詩子師求》 宋·晁補之

    佩牛未敢邀君出,射虎何當許我從。
    要看堂堂冠劍叟,蒼然十萬甲夫中。

    36 《東坡公以種松法授都梁杜子師并為作詩子師求》 宋·晁補之

    不學栽橙業種松,未慚履狶笑屠龍。
    許君盡得東坡術,已與先生一事同。

    37 《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師靈跡…舊館》 唐·李德裕

    后學方成市,吾師又上賓。
    洞天應不夜,源樹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無因握石髓,及與養生人。

    寫人少女愛情

    38 《艾師行,贈黃中子》 元·楊維楨

    艾師艾師古中黃,肘有補注明堂方。
    籠有岐伯神針之海草,篋有軒轅洪爐之燧光。
    針窠數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銅人孔竅徒紛厖。
    三椎之下穴一雙,二豎據穴名膏肓。

    39 《偶游大愚見余杭明雅照師舊識子瞻能言西湖舊》 宋·蘇轍

    五年賣鹽酒,勝事不復知。
    城東古道場,蕭瑟寒松姿。
    出游誠偶爾,相逢亦不期。
    酉軒吳越僧,弛擔未多時。

    40 《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 宋·梅堯臣

    聞君奉宸詔,瑞祝疑靈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豈無朋從俱,況此一二秀。
    方蘄建春陌,十刻殘晝漏。

    * 關于師子子的詩詞 描寫師子子的詩詞 帶有師子子的詩詞 包含師子子的古詩詞(1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