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師儒的詩詞(373首)
262
《南歸對客》 宋·汪元量
北行十三載,癡懶身羈孤。
勒馬向天山,咄咄空踟躕。
窮陰六月內,白雪飛穹廬。
冷氣刺骨髓,寒風割肌膚。
263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264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265
《舟入蔡河懷徐幼文》 明·楊基
憶初見君江浦外,七尺長身齒含貝。
君年未冠復新婚,錦帶吳鉤紫絲佩。
豪姿俠氣颯蕭爽,春鴻輕便秋隼快。
結交梁楚燕趙間,追慕廉藺羞郭解。
267
《題宋周曾秋塘圖(有序)》 明·楊基
右宋周曾《秋塘圖》一卷,前元皇姊大長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圖書印記,后有集賢翰林諸詞臣奉皇姊教旨所題
,自大學士趙世延、王約而下凡十六人。
時鄧文原、袁伯長俱為直學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師,
269
《講徹禮記崇政殿開宴應制》 宋·夏竦
幄坐尊儒術,華光御講筵。
爰開柏梁宴,為畢曲臺篇。
法從飛緌接,藩房綺組聯。
賜花均彩萼,陪鼎雜冬鮮。
甘潤聲詩洽,芳蕤注籍傳。
師臣咸拜手,歸道黼帷前。
270
《雜興三首》 宋·鄭獬
秦皇按長劍,殺人如刈草。
何獨李斯輩,竟以丞相老。
漢元服儒衣,收諫如蓄寶。
何獨蕭望之,誅鉏恨不早。
272
《贈承天月長老》 宋·強至
幾年巾屨四方游,倦足還逢勝地留。
電迅禪機超達磨,云閑詩意等湯休。
絕塵貌與煙霞古,疊石心存岱華秋。
今我取師觀所向,豈嫌儒墨不同流。
273
《田不伐玉磬歌》 宋·吳則禮
田侯玉磬何瑰奇,吳子見之俄朵頤。
宣王石鼓氣忽喪,摩挲篆刻還嗟咨。
作止休論惟柷敔,曾窺兩階舞干羽。
常臨罍洗薦清廟,獲邇天球親簋簠。
276
《寄二孫·扆》 宋·陳造
阿泰幼儻碭,勢若泛駕馬。
暫別已束發,折節殊曩者。
誦書口瀾翻,晝夜曾不舍。
課肯犯雪供,筆亦揮汗把。
278
《再次韻呈章守》 宋·陳造
吾儒交賀得宗師,片善盱衡置百非。
小駐鋒車宣室召,時觀譚麈頖宮揮。
詩壇已許公馀論,鄰燭何曾靳寸輝。
此意急須箋阿袞,不因魚稻久忘歸。
279
《送劉主簿》 宋·陳師道
平生師友豫章公,矻矻談君口不空。
半面相看吾已了,連城增價子何窮。
三千奏牘諸儒上,四百庵寮一歲中。
二父風流皆可繼,謗禪排道不須同。
280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 關于師儒的詩詞 描寫師儒的詩詞 帶有師儒的詩詞 包含師儒的古詩詞(3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