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帆柱的詩詞(57首)

    41 《宿柁頭次及甫入沌韻》 宋·洪咨夔

    手遮西日望褒斜,百折舟行尚玉沙。
    風趁港回帆落柱,草迷路斷牽收車。
    長煙漠漠非吾土,老樹離離似我家。
    今夜宿頭應更好,月明四面盡蘆花。

    42 《短歌行》 宋·白玉蟾

    我適越,君適秦。
    舟掛越帆猶柳下,馬回秦首更江濱。
    江濱綠柳多煙顰,岸下碧水生風鱗。
    四海交游不易得,一州云月聊相津。

    43 《富春夜泊寄張伯雨》 元·楊維楨

    春江大汛潮水長,布帆一日上桐廬。
    客星門巷赤松底,野市江郊凈雪初。
    柱宿雞籠山頂鶴,斗量壩頭魚。
    來青小閣在林表,故人張燈修夜書。

    44 《樓上述懷》 宋·王珪

    空樓百尺江之滸,醉上憑軒懷故土。
    數鴻秋入衡陽云,一帆暮過瀟湘雨。
    庾客傷心欲斷弦,文通別淚空橫柱。
    舊山幾畝林泉鄉,安得歸兮事農圃。

    45 《送陳君舉舍人東歸》 宋·樓鑰

    皇天生人物,千載非偶然。
    沖和兼萬人,始得一英賢。
    夫君乃其人,人一己百千。
    飛黃欲追風,況復勤著鞭。

    46 《與鄂州都統張提刑》 宋·楊冠卿

    江湖疇昔受恩深,贈晚漂流傷客心。
    雨檝風帆倦行役,雪車冰柱少知音。
    價高肯羨連城璧,才谫難希諛墓金。
    但得扁舟從此去,成虧寧復問昭琴。

    47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48 《曉月未沒順風泛太湖期以明日與悅齋會》 宋·程公許

    明月伴我酒家眠,五更順風催放船。
    月波蕩湖湖欲溢,扶桑奪染半天赤。
    湖山破曉郁青蒼,坐覺山與船低昂。
    少年負氣隘湖海,老雖斂縮余心在,

    49 《送文大監赴召》 宋·陽枋

    云門大卷聲鏗鏘,不比寒谷號蛩螀長笑歸來書滿床,著眼不用垂簪裳。
    夤緣仕版亦逢場,一鼎熱處元清涼。

    50 《自和》 宋·李曾伯

    百尺城頭著畫闌,當年氣欲壓人寰。
    天機野馬浮游外,世事沙鷗浩蕩間。
    俗靡風頹疇底柱,功成身退盍循環。
    君看方冊中前鑒,辦取輕帆及早還。

    51 《鎮海亭》 宋·仇遠

    海塘三十里,此屋獨巍然。
    有浪方知水,無云總是天。
    苔痕封石柱,帆影下樓船。
    閒憶童男女,悠悠去幾年。

    52 《蘭陵王 王彥強以暮春有懷吳中故居之作見示》 元·邵亨貞

    錦江綠。
    長想秦城在目。
    瞿塘上、春水*船,十二遙峰翠如簇。
    羈懷未易觸。

    53 《蘭陵王 王彥強以暮春有懷吳中故居之作見示》 元·邵亨貞

    錦江綠。
    長想秦城在目。
    瞿塘上、春水*船,十二遙峰翠如簇。
    羈懷未易觸。

    54 《潭師潘德鄜生辰》 宋·陳傅良

    落南添得黑髭歸,歸與相忘草木知。
    岳麓沈沈秋柝靜,湘波穆穆夜帆遲。
    人間公論今何在,柱下家聲此不疑。
    但欲公年如衛武,為留淇澳變風詩。

    55 《李士舉見寄次韻為謝二首》 宋·晁公溯

    想見山靈喜,如看柱史來。
    江清無急硤,野潤失飛埃。
    行攬孟博轡,再然安國灰。
    相過忍遽別,莫放錦帆開。

    56 《七月三日朱用和羅弘道同訪南山無竭師》 宋·方回

    振騎出喧阓,榜舟浮廣川。
    冠蓋二三子,謂我揚先鞭。
    翳翳杉漆塢,膴膴禾黍田。
    籬闖擁稚髻,擔觀駢旅肩。

    57 《駱駝橋》 宋·袁說友

    家住水云窟,路分苕霅溪。
    天高橫蝃蝀,水闊跨鯨鯢。
    卷浪去還卻,行人東望西。
    帆檣驚歲月,橋柱幾人題。

    * 關于帆柱的詩詞 描寫帆柱的詩詞 帶有帆柱的詩詞 包含帆柱的古詩詞(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