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布色的詩詞(388首)

    301 《同楊希仲吳子進李希孝張景良北關納涼晚過大》 宋·晁補之

    君不見少陵翁,昔時亦厭在泥滓。
    青鞋布襪翁自喜,上關流水入城來。
    青蘋之末風未已,駕言出游我無酒。
    張侯為致尊中旨,可憐筑室寧封池。

    302 《淮壖》 宋·晁補之

    淮壖日沒風卷沙,黃昏飛雪如落花。
    孤舟有客寒不飲,欹枕關篷夜憶家。
    雪飛篷底灑我額,篷隙虛明來曉色。
    紙屏布被風颼颼,驚起開篷滿船白。

    303 《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三首》 宋·蘇轍

    摩詰本詞客,亦自名畫師。
    平生出入輞川上,鳥飛魚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聲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詠皆自見,飄然不作世俗詞。

    304 《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三首》 宋·蘇轍

    憐君將帥雖有種,多君智慧初無師。
    篇章俊發已可駭,丹青妙絕當誰知。
    自言五色苦亂目,況乃旨酒長傷脾。
    手狂但可時弄筆,口病未免多微詞。

    305 《書廬山劉顗宮苑屋壁三絕》 宋·蘇轍

    當年五月訪廬山,山翠浮聲寢食間。
    藤杖復隨春色到,寒泉頓與客心閑。
    巖頭懸布煎茶足,峽口驚雷泛葉慳。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應逐好風還。

    306 《喜雪呈李公擇》 宋·蘇轍

    秋來旱已久,雪至亦不薄。
    沉沉夜未眠,蔌蔌聲初落。
    霏微入疏戶,眩晃先朱閣。
    披衣視群動,照屋始驚愕。

    307 《再游廬山三首》 宋·蘇轍

    當年五月訪廬山,山翠溪聲寢食間。
    藤杖復隨春色到,寒泉頓與客心閑。
    巖頭懸布煎茶足,峽口驚雷泛葉慳。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應逐好風還。

    308 《冬望》 宋·曾鞏

    霜余荊吳倚天山,鐵色萬仞光铓開。
    麻姑最秀插東極,一峰挺立高嵬嵬。
    我生智出豪俊下,遠跡久此安蒿萊。
    譬如驊騮踏天路,六轡豈議收駑駘。

    309 《建德道中》 宋·韓元吉

    風雨回頭已十日,野花狼籍春可惜。
    水深泥滑行路難,但見千山好顏色。
    青青稻畦初布秧,人家掩扇弄事忙。
    駕言有咯不可駐,鶗鴃一聲歸夢長。

    310 《乙巳四月比屋多疹痘虐痢間作五月盡猶未已病》 宋·李呂

    去年秋冬交,白晝雷虺虺。
    隆冬忽暝燠,青紅開百卉。
    雨澤不時下,快雪傾復霽。
    井泉傍射鮒,澗水通一遂。

    311 《書事》 宋·劉子翚

    三年玉帛走稽山,萬騎凌江稍北還。
    絕塞風煙連魏闕,千官戎服立朝班。
    皇圖鳳歷謳歌裹,紫色蛙聲倔強間。
    露布更傳原上捷,王師早晚下潼關。

    312 《訪原仲》 宋·劉子翚

    布及自昔有遺才,白首窮經隱澗隈。
    門掩青山朝暮色,客來濁酒兩三杯。
    鴻冥豈復驚塵網,鶚薦虛聞達帝臺。
    我亦放情依一壑,云間杖屐喜相陪。

    313 《和袁望回春雪》 宋·王之道

    白雪嫌春晚,從橫布玉霙。
    柳花隨處發,瑤砌逐門成。
    旌別寒松茂,摧殘凍芋萌。
    飄飖無限思,料峭有余清。

    314 《次錢申伯游東山韻二首》 宋·張元干

    掃榻開軒走寺宮,吾曹終日得從容。
    夕陽初落鱣溪路,云氣半遮獅子峰。
    試問丹砂回白發,何如瀑布煮枯松。
    暮年縱有壯心在,歸意已勝山色濃。

    315 《贈周宗道六十四韻》 明·劉基

    天弓撥其弦,平地躍虎狼。
    腥風扇九澤,濁霧干太陽。
    瑣瑣蚊與虻,亦沸如蜩螗。
    帝閽隔蓬萊,弱水不可航。

    316 《題畫九首》 明·唐寅

    東林寺前三峽橋,山泉洶涌水波濤。
    當年到此曾攜手,寒色今猶滿布袍。

    317 《還府推楊學士無為編》 宋·強至

    蜀山秀色參天起,子云文章摩玉壘。
    關右衣冠從古名,伯起光華擅楊氏。
    后來氣象幾寂寥,今日西州聞學士。
    吁雄述作擬圣人,蹭蹬三朝官不徙。

    318 《送李伯勇分教閬州》 宋·吳泳

    明王不興威鳳衰,直筆無傳老麟死。
    春秋大誼炳如日,讀者昏昏視為史。
    濂溪之后伊川程,文字雖少源流真。
    抉開寶藏得胡子,一洗紙上千秋塵。

    319 《鹿門寺》 宋·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320 《某頃元佑三年春禮部不第蒙東坡先生送之以詩》 宋·李廌

    半生虛老太平日,一日不知人不識。
    鬢毛斑斑黑無幾,漸與布衣為一色。
    平時功名眾所料,數奇辜負師友責。
    世為長物窮且忍,靜看諸公樹勛德。
    欲持牛衣歸潁川,結廬抱耒箕隗前。
    只將殘齡學農圃,試問瀛洲紫府仙。

    * 關于布色的詩詞 描寫布色的詩詞 帶有布色的詩詞 包含布色的古詩詞(3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