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布耳的詩詞(170首)

    161 《送趙進臣持閩憲節》 宋·陳文蔚

    任官自古惟賢材,天子耳目寄外臺。
    祥刑所擊切民命,可不於此欽恤哉。
    猗嗟東南俗脆弱,獨有閩嶺高崔嵬。
    山川風氣頗相等,挾剛負險不可摧。

    162 《題郭熙雪晴松石平遠圖為張季野作是日同讀杜》 宋·方回

    書貴瘦硬少陵語,豈止評書端為詩。
    五百年間會此意,畫師汾陽老阿熙。
    嵬詩瑣畫世一軌,肉腴骨弱精神癡。
    明窗共讀杜集竟,兩幅雪霽叉橫披。

    163 《兵餽行》 宋·李復

    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
    鳴金伐鼓別旗幟,持刀帶甲如官軍。
    兒妻牽衣父抱哭,淚出流泉血滿身。
    前去不知路遠近,刻日要渡黃河津。

    164 《調李教授》 宋·李復

    君不見屈平放逐南辭楚,憔悴行吟并江浦。
    一聞鼓枻笑獨醒,搔首低回愧漁父。
    又不見淵明鼓澤投簪纓,退隱衡門依五柳。
    凝塵滿匣不鳴弦,頭上接{上四下離}親漉酒。

    165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166 《題分宜謝草廬行卷》 宋·陸文圭

    袁曹官渡爭雌雄,荊州僑寄大耳翁。
    涕流髀肉消不盡,試與元直游隆中。
    隆中自有躬耕者,布衣抱膝茅檐下。
    從容一曲梁甫吟,不覺將軍三枉駕。

    167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168 《送嵩上人住庵》 宋·釋正覺

    禪腹須來竹篾纏,好看水牯自耕田。
    布單不賣三千里,樹耳誰疑二十年。
    一句合頭尊旅會,十方坐斷正偏圓。
    它時投杖來相訪,且莫窮忙空豎拳。

    169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春日晴,燒痕青,布谷催耕處處鳴。
    雖然底事最分明,只是不得將眼看并耳聽。

    170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 關于布耳的詩詞 描寫布耳的詩詞 帶有布耳的詩詞 包含布耳的古詩詞(1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