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布甲的詩詞(98首)

    81 《又勸耕》 宋·吳芾

    浙東十載歌豐登,去年水旱俄相乘。
    吾州何幸得一熟,四野絕聞愁嘆聲。
    田疇二月土膏動,樹頭布谷爭飛鳴。
    田家飽食苦無事,雨后一犁方對耕。

    82 《書懷》 宋·趙蕃

    春風吹雨又吹晴,柳樹能青桃樹明。
    細履野蹊初見蝶,卻行幽徑未聞鶯。
    布衾雖破猶堪典,菜甲縱稀亦可羹。
    政擬遠同嵇叔夜,一尊濁酒話平生。

    83 《趙德安挽詩》 宋·魏了翁

    甲甲露布告誅曦,丙戌巴臺已磔禧。
    或謂祿媭非漢患,誰知田李遺唐危。
    安州得禍聞人說,荊莫上功惟我知。
    三十三年舊寮友,朔風吹淚讀殘碑。

    84 《寄敬巖》 宋·王柏

    泳飛堂前橘柚香,田田荷葉浮波光。
    主人攬轡度閩嶠,驅馳端為蒼生忙。
    天生人才不虛出,必使事與才相當。
    爾才綽綽有余力,豈容袖手窺其旁。

    85 《春雨》 宋·衛宗武

    青皇初布令,大塊已流濕。
    霏霏散沖融,一一成膏液。
    骎尋夜漏分,掀揚風箭疾。
    孤燈月明眼,漸覺檐花密。

    86 《送陳笠峰路教之燕》 宋·陳著

    笠峰秀甲東南郊,面勢雄特根基牢。
    上與日月星辰交,下走海脈通六鰲。
    蘊蓄玉金賁山毛,噴泄云雨蘇焦熬。
    之子生于其間擅英豪,重不輕試厚自韜。

    87 《賀圣朝·仲冬佳節》 元·王哲

    仲冬佳節,靈童來報,陽氣初升。
    黃芽齊吐,玉漿澆溉,榮布層層。
    甲方瓊秀,庚方金彩,相間星能。
    把明珠祥艷,瑞光迎在,云外騰騰。

    88 《艾軒老先生文集刊傳上以揄揚其問學下則得佛》 宋·陳藻

    老艾先生歿,骎骎四紀年。
    衣冠常嘆惜,文字合刊傳。
    東巒乃猶子,遺藁掇拾全。
    網山雖上足,無刀堪雕鐫。

    89 《紹興中興上復古詩》 宋·張嵲

    天監我宋,受命以人。
    咋為亂階,以啟圣人。
    皇帝嗣位,其仁如春。
    萬邦欣載,共惟帝臣。

    90 《月湖新得浮石巖》 宋·鄧深

    月湖先生樂山水,搜奇曾不遠千里。
    那知去郭三牛鳴,浮石巖中晦佳致。
    神剜鬼劃有許工,工墜地出知幾世。
    平時樵徑所不由,一旦屐齒胡為至。

    91 《兵餽行》 宋·李復

    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
    鳴金伐鼓別旗幟,持刀帶甲如官軍。
    兒妻牽衣父抱哭,淚出流泉血滿身。
    前去不知路遠近,刻日要渡黃河津。

    92 《種罌粟》 宋·李復

    前年陽亢驕,旱日赤如血。
    萬里隨羽書,揮鞭無留轍。
    炎毒乘我虛,兩歲苦病蝎。
    遇夏火氣高,煩蒸不可活。

    93 《種菜》 宋·李復

    同墻茅屋來,有地十畝余。
    蒿蓬雜毒草,壅闇惡木俱。
    歲久人跡絕,亂穴狐虺居。
    今晨杖藜出,顧步良躊躇。

    94 《壬辰端陽后一日會潛齋以竹深留客處荷凈納涼》 宋·陸文圭

    日透朱櫻明,雨拭白蓮凈。
    布席開清樽,授簡遞新詠。
    謀樂須及時,養拙聊適性。
    傅聞度遼師,鎧甲冒暑盛。

    95 《挽陳本齋尚書》 宋·牟巘五

    天俾公多壽,人知道不孤。
    超然一室內,不與萬波俱。
    甲子機關報詩稿,烝嘗舊布襦。
    何妨傳遺老,文字照龜趺。

    96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97 《送鄭無忌南歸》 宋·蘇頌

    我家本南閩,處世若羈寓。
    侍親從宦游,東西遷者屢。
    因循歷年載,未識南中路。
    間歲至都城,始與里儒遇。

    98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 關于布甲的詩詞 描寫布甲的詩詞 帶有布甲的詩詞 包含布甲的古詩詞(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