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市聲的詩詞(932首)

    881 《采藤行》 宋·戴表元

    君不見四明山下寒無糧,九月種麥五月嘗。
    一春辛苦無別業,日日采藤行遠岡。
    山深無虎行不畏,老少分山若相避。
    忽然遇藤隨意斫,手觸藤花落如蝟。

    882 《聽琴行贈沈秀才》 宋·戴表元

    君不見江南琴師海與聰,誰與傳者夢溪公。
    又不見醉翁詩中沈夫子,聽水作琴琴譜起。
    祗今人間何處無琴師,問渠端由渠未知。
    錢塘東風萬人裹,沈家還見奇男兒。

    883 《游登袋寺寺茶筍甚佳獨無杜鵑》 宋·戴表元

    路絕猶人跡,山空惟水聲。
    如何芳樹裹,不著杜鵑鳴。
    筍市層層出,苗苗寸寸耕。
    緇流太清樸,亭榭不標名。

    884 《夜雨》 宋·方回

    樹與山同黑,聲喧瓦欲飛。
    雷行無蚓喙,電起更螢輝。
    小市收燈早,荒城擊檄稀。
    平生聽雨意,終恐壯心違。

    885 《癸未至節以病晚起走筆戲書紀事排悶十首》 宋·方回

    云無事書者,泥屨隔墻聲。
    小市扃虛肆,荒庖絕美烹。
    流涎淮蟹紫,入夢海柑頳。
    莫殢閉關卦,兵戈商不行。

    886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 宋·方回

    夜半觀天象,無星定肯晴。
    河流兼市沒,船勢與樓平。
    未殺漂搖意,仍添颯灑聲。
    人膏飫魚鱉,真宰忍忘情。

    887 《梅雨連日首》 宋·方回

    豈不苦于雨,江昏水迫城。
    市民扃暗戶,軍婦哭空營。
    螢外無燈影,蛬邊有柝聲。
    百憂余一喜,曉望稻畦平。

    888 《山中之樂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內蘇德翁歸嚴瀨并》 宋·方回

    山中之樂兮樂可忘饑,飲有菊水兮茹有芝。
    辟谷孔易兮何澇何旱,漱咽沆瀣兮曷其耘菑。
    野粟稔兮釀酒,醉而歌兮樵者和之。
    分半桃食未既兮,爛彼斧柯于局棋。

    889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890 《前參政浙西廉訪徐子方得代送別三十韻》 宋·方回

    往時參大政,諸老扈先朝。
    合執調元柄,猶乘問俗軺。
    登良爰改紀,肅政各遷喬。
    明甚奎文揭,堅能泰岳搖。

    891 《讀孟君復贈岳仲遠詩勉賦呈二公子》 宋·方回

    維岳兵穆王,復讎議不合。
    老檜賣中原,神龍困蟻{左口右替}。
    維孟忠襄公,緩兵策弗納。
    清之三京師,萬眾死者{三十集中}。

    892 《龔侯玉豹圖》 宋·方回

    龔侯之先楚兩龔,遠孫挺挺有祖風。
    五鼎食肉不掛意,萬卷讀書曾用功。
    草字隸字各神妙,古詩律詩俱豪雄。
    雖有一癖好畫馬,不比人間凡畫工。

    893 《見李提學所和詩次韻》 宋·方回

    南來藉藉已聲先,遙挹清揚意謂然。
    果見新詩金擲地,始知余子管窺天。
    三書光范門前拜,一斗長安市上眠。
    舊日猖狂俱已矣,輸君衡鑒政高懸。

    894 《久晴十月二十四日五日連雨程以忠來同飲》 宋·方回

    侵尋小雪初,不雨五旬余。
    深井腥泥水,荒畦槁蛀蔬。
    牛災傳聚落,蛇出騙階除。
    巫詫瘟神王,官虞火政疏。

    895 《七月三日朱用和羅弘道同訪南山無竭師》 宋·方回

    振騎出喧阓,榜舟浮廣川。
    冠蓋二三子,謂我揚先鞭。
    翳翳杉漆塢,膴膴禾黍田。
    籬闖擁稚髻,擔觀駢旅肩。

    896 《送常德教趙君》 宋·方回

    岳陽州城危樓前,無地但有水與天。
    一點之青惟君山,四顧洶涌心茫然。
    吾嘗北風吹湖船,飛過洞庭一日間。
    高桅一昂摩日邊,及其一低如沉淵。

    897 《次韻謝洞霄俞仲囦》 宋·方回

    卷舒來卷徹初終,物象惟君指呼中。
    夜鶴一聲醒閴寂,晚霞千變繪虛空。
    市朝往事驚陽焰,林壑幽居勝閬風。
    如許高流吾未識,半生湖海浪萍蓬。

    898 《總題》 宋·葛紹體

    車馬不來山意樸,市廛都遠土風淳。
    又無僧寺閑鐘鼓,流水聲中自有春。

    899 《吳友翠玉軒》 宋·葛紹體

    囂市塵中無此清,竹風聲應讀書聲。
    一軒擁翠萬玉瘦,正好著渠難弟兄。

    900 《晞淵仲齋避暑》 宋·顧逢

    避暑來高寺,終朝脫帽翁。
    四檐青嶂下,一枕綠陰中。
    云意看無盡,禽聲聽不同。
    樓臺城市有,何地覓涼風。

    * 關于市聲的詩詞 描寫市聲的詩詞 帶有市聲的詩詞 包含市聲的古詩詞(9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