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巾杖的詩詞(208首)

    61 《八聲甘州(壬子餞帥機沈好問)》 宋·李曾伯

    正莼鱸佳夢繞吳鄉,牙檣忍輕離。
    向仲宣樓上,憑高舉酒,幾共燈棋。
    曾記少陵留詠,出幕合持麾。
    飛蓋長安去,華貫平躋。

    62 《哨遍(和陳次賈為壽韻)》 宋·李曾伯

    大塊賦形,皇覽揆予,俾爾昌而壽。
    嗟壯游。
    歲月老征裘。
    向秋來、頓如蒲柳。

    63 《鷓鴣天(迎春)》 宋·劉辰翁

    去年太歲田間土,明日香煙壁下塵。
    馬上新人紅又紫,眼前歌妓送還迎。
    釵頭燕,勝金紃。
    燕歌趙舞動南人。
    遺民植杖唐巾起,閑伴兒童看立春。

    64 《水龍吟(和清江李侯士弘來壽)》 宋·劉辰翁

    閑思十八年前,依稀正是公年紀。
    銅駝陌上,烏衣巷口,臣清如水。
    是處風箏,滿城晝錦,兒郎俊偉。
    但幅巾藜杖,低垂白鬢,用與綺、問何里。

    65 《括賀新涼》 宋·林正大

    蘭亭當日事。
    有崇山、茂林修竹,群賢畢至。
    湍急清流相映帶,旁引流觴曲水。
    但暢敘、幽情而已。

    66 《沁園春(為叔父云溪主人壽)》 宋·張紹文

    數遍時賢,誰似云溪,未老得閑。
    自抽身州縣,歸體舊隱,灰心名利,跳出塵寰。
    卸卻朝衣,笑拈拄杖,日在花陰竹徑間。
    身輕健,任高眼晏起,渴飲饑餐。

    詠物愛國思鄉

    67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向往歸隱田園

    68 《秋晚登城北樓》 宋·陸游

    幅巾藜杖北城頭,卷地西風滿眼愁。
    一點烽傳散關信,兩行雁帶杜陵秋。
    山河興廢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樓。
    橫槊賦詩非復昔,夢魂猶繞古梁州。

    秋天登樓抒懷愛國壯志

    69 《戊午元日二首》 宋·劉克莊

    過去光陰箭離弦,河清易俟鬢難玄。
    再加孔子從心歲,三倍周郎破賊年。
    耄齒阻陪鳩杖列,瞽言曾獻獸樽前。
    磻溪淇澳吾何敢,且學香山也自賢。

    春節感嘆時光述志組詩

    70 《徐文長傳》 明·袁宏道

    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
    后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心鐵骨,與夫一種磊塊不平之氣,字畫之中,宛宛可見。
    意甚駭之,而不知田水月為何人。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

    古文觀止寫人懷才不遇傳記

    71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72 《朝中措·玉屏松雪冷龍鱗》 金朝·蔡松年

    玉屏松雪冷龍鱗。
    閑閱倦游人。
    耐久誰如溪水,破冰猶漱雪根。
    三年俗駕,千鐘厚祿,心負天真。
    說與蒼煙空翠,未忘藜杖綸巾。

    73 《臨江仙 壽寶長卿 以上四庫珍本榘 集卷》 元·同恕

    我友西溪上老耽,□書未省華顛。
    春工*釀一家天。
    花欄紅日染,柳岸綠風牽。
    有子有孫蘭映玉,可人不墜青氈。
    吟詩酌酒過年年。
    幅巾藜杖子,真個隱神仙。

    74 《運司園亭·小亭》 宋·杜敏求

    二亭雖云小,好在泉石間。
    白石自齒齒,清泉亦潺潺。
    公府無留事,暫來寄余閑。
    筇杖烏角巾,一日幾往還。

    75 《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駐目亭》 宋·李庚

    吏散長郭靜,杖藜巾一幅。
    只圖寬眼界,不管窮腳力。
    野水露微灣,寒山出寸碧。
    待拍洪崖肩,蓬萊真咫尺。

    76 《過普寧寺》 宋·陸九淵

    偶扶藜杖過南津,野寺長橋發興新。
    暫就清溪照須鬢,不妨翠霧濕衣巾。
    山縈細棧疑無路,樹絡崩崖不壓人。
    朝暮有程常卒卒,向因攜酒上嶙峋。

    77 《和王安之六老詩》 宋·呂公著

    六老播然鬢似霜,縱心年至又非狂。
    園池共避何方勝,樽酒相歡未始忙。
    杖屨爛游千載運,衣巾濃惹萬花香。
    過從見率添成七,況復秋來亦漸涼。

    78 《泛汝聯句》 宋·孫永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79 《嚴隱君九齡適軒》 宋·謝諤

    陶公勛業在姑蘇,扁舟歸來春水湖。
    張良亦從赤松子,拋擲兵閒黃石書。
    平吳戮項本無事,所適定非真適意。
    戰酣人境強回頭,晚乃逍遙脫塵累。

    80 《游虎丘》 宋·趙士宇

    脫身到泉石,釣具一篷舟。
    澗險松筠合,山深宮殿秋。
    角巾可投檄,尊酒且澆愁。
    甚愧阮宣子,青錢掛杖頭。

    * 關于巾杖的詩詞 描寫巾杖的詩詞 帶有巾杖的詩詞 包含巾杖的古詩詞(2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