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已還的詩詞(3738首)

    661 《和答弟志和漁父歌》 唐·張松齡

    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662 《步虛詞十九首》 唐·韋渠牟

    玉簡真人降,金書道箓通。
    煙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風。
    四極威儀異,三天使命同。
    那將人世戀,不去上清宮。

    663 《月映清淮流》 唐·徐敞

    遙夜淮彌凈,浮空月正明。
    虛無含氣白,凝澹映波清。
    見底深還淺,居高缺復盈。
    處柔知坎德,持潔表陰精。
    利物功難并,和光道已成。
    安流方利涉,應鑒此時情。

    664 《青云干呂(一作吳泌詩)》 唐·林藻

    應節偏干呂,亭亭在紫氛。
    綴空初布影,捧日已成文。
    結蓋祥光迥,為樓翠色分。
    還同起封上,更似出橫汾。
    作瑞來藩國,呈形表圣君。
    裴回如有托,誰道比閑云。

    665 《奉和許閣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見寄》 唐·權德輿

    文行蘊良圖,聲華挹大巫。
    掄才超粉署,駁議在黃樞。
    自得環中辨,偏推席上儒。
    八音諧雅樂,六轡騁康衢。

    666 《酬靈徹上人以詩代書見寄(時在薦福寺坐夏)》 唐·權德輿

    蓮花出水地無塵,中有南宗了義人。
    已取貝多翻半字,還將陽焰諭三身。
    碧云飛處詩偏麗,白月圓時信本真。
    更喜開緘銷熱惱,西方社里舊相親。

    667 《奉和張仆射朝天行》 唐·權德輿

    元侯重寄貞師律,三郡四封今靜謐。
    丹轂常思闕下來,紫泥忽自天中出。
    軍裝喜氣倍趨程,千騎鳴珂入鳳城。

    思鄉

    668 《五雜組》 唐·權德輿

    五雜組,旗亭客。
    往復還,城南陌。
    不得已,天涯謫。

    669 《夜泊有懷》 唐·權德輿

    棲鳥向前林,暝色生寒蕪。
    孤舟去不息,眾感非一途。
    川程方浩淼,離思方郁紆。
    轉枕眼未熟,擁衾淚已濡。
    窘然風水上,寢食疲朝晡。
    心想洞房夜,知君還向隅。

    670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員外三首》 唐·羊士諤

    月滿自高丘,江通無狹流。
    軒窗開到曉,風物坐含秋。
    鵲警銀河斷,蛩悲翠幕幽。
    清光望不極,耿耿下西樓。

    671 《山郭風雨朝霽悵然秋思》 唐·羊士諤

    桐竹離披曉,涼風似故園。
    驚秋對旭日,感物坐前軒。
    江燕飛還盡,山榴落尚繁。
    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672 《林塘臘候》 唐·羊士諤

    南國冰霜晚,年華已暗歸。
    閑招別館客,遠念故山薇。
    野艇虛還觸,籠禽倦更飛。
    忘言亦何事,酣賞步清輝。

    673 《林館避暑》 唐·羊士諤

    池島清陰里,無人泛酒船。
    山蜩金奏響,荷露水精圓。
    靜勝朝還暮,幽觀白已玄。
    家林正如此,何事賦歸田。

    674 《立秋日》 唐·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
    心中舊氣味,苦校去年時。

    675 《南山詩》 唐·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
    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
    山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寫山

    676 《秋懷詩十一首》 唐·韓愈

    窗前兩好樹,眾葉光薿薿.秋風一拂披,策策鳴不已。
    微燈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憂無端來,感嘆成坐起。
    天明視顏色,與故不相似。

    677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 唐·韓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
    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

    678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愈時在徐籍往謁之辭去作是詩以送)》 唐·韓愈

    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嘗。
    舍酒去相語,共分一日光。
    念昔未知子,孟君自南方。
    自矜有所得,言子有文章。

    軍旅愛國

    679 《岳陽樓別竇司直》 唐·韓愈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潴為七百里,吞納各殊狀。
    自古澄不清,環混無歸向。

    680 《送文暢師北游》 唐·韓愈

    昔在四門館,晨有僧來謁。
    自言本吳人,少小學城闕。
    已窮佛根源,粗識事輗軏。
    攣拘屈吾真,戒轄思遠發。

    * 關于已還的詩詞 描寫已還的詩詞 帶有已還的詩詞 包含已還的古詩詞(37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