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已知數的詩詞(947首)
861
《李三朝奉哀詞》 宋·王柏
羌與公別兮幾二十年,思渺渺兮路曼曼。
棹剡溪兮乘興,訪故跡兮愴然。
下晉齊之拜兮如夢,挑燈道舊兮猶平生歡。
我少公兮六歲,悼彼此兮華顛。
862
《悼蔡修齋》 宋·王柏
羌世運之緯繣兮,何故老之不憖遺。
持寸膠而救千丈渾兮,誰與同而共治。
身一約而蹈遺烈兮,不沽直而不徇時。
西極八桂東連吳會兮,貫南紀以周馳。
863
《送書記雷宜叔造朝》 宋·李曾伯
五色云邊昔稚圭,軍戎萬里已周知。
趨朝豈止重憑廣,出幕聊為送適詩。
行李羽輕清漲穩,交情珍重歲寒期。
君王若問荊州事,白玉階前細數之。
866
《和三四弟韻》 宋·方岳
清明乍佳游,適與元巳并。
但有松葉醪,寧須杏花餳。
漁逢半篙綠,煙雨涵幽情。
緬懷蘭亭人,高冢亦已平。
空余數行墨,日月老送迎。
不知狂李白,醉面騎長鯨。
宇宙曾幾何,一笑吾詩成。
867
《次韻少野》 宋·陳著
古調難逢鐘子期,近交只數已公詩。
家風自別閒相似,心事無涯話有時。
草木味中猶著我,荊榛叢里更同誰。
衰年如許會能幾,俯仰悠悠云水知。
870
《寄賦黃東發湖山精舍》 宋·陳著
斷鰲奠極戲者誰,岷山如龍萬里馳。
大江之陽起衡岳,崒嵂散作千委蛇。
直趨四明卓秀偉,二百八十峰參差。
潮江合拜山駐腳,伏脈分行東西支。
872
《寄林可山》 宋·胡仲弓
相去各天涯,江湖會面遲。
數年不通問,一見便言詩。
近世無和靖,今人說項斯。
孤山梅已熟,滋味獨君知。
873
《讀史有感》 宋·馬廷鸞
永嘉直數到貞明,三百年間宇宙傾。
草草梁陳貂尾續,紛紛云代犬牙爭。
誰知普六茹堅者,已向重光作噩生。
畢竟開皇能混一,天公憒憒豈無情。
874
《用元韻答徐尉》 宋·王炎
于越亭亭羊角峰,下有團團桂樹叢。
何人為賦反招隱,虞羅亦罥碣石鴻。
學詩妙處如學仙,功成換骨參喬松。
肯來洗我箏笛耳,{壓土換木}絲古曲彈南風。
875
《冬雪行》 宋·王炎
擁衾展轉夜不眠,細數更籌知苦寒。
角聲未動紙窗白,兒曹報我雪滿檐。
玉妃剪水出天巧,飛花萬點爭清妍。
朱門貴人對之笑,初見一白來豐年。
877
《又那霸泉》 宋·陶弼
路下洋河水石閑,三分才過二分山。
年光欲盡家猶遠,嵐氣雖疏鬢已斑。
賓從談知機獨進,兒曹音信喜生還。
南風一夜吹鄉夢,數刻飛過五領間。
878
《夜坐》 宋·王铚
夜久燈花自吐紅,歲華已盡尚飄蓬。
身游百越風波外,路入千山雨雪中。
失馬舊知無得喪,拂龜那更問窮通。
懶將今古從頭數,幾度邯鄲夢不同。
880
《題均州超然亭》 宋·張嵲
君不見綿州官府誠磊落,越王樓觀翔寥廓。
又不見昔日荊州分上游,舉世獨傳王粲樓。
蕞然土木何足數,托名勝士真難休。
何年此地有新構,楊公巧智人誰侔。
* 關于已知數的詩詞 描寫已知數的詩詞 帶有已知數的詩詞 包含已知數的古詩詞(9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