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已具的詩詞(633首)

    481 《攜子孫到四明洞節敘有感》 宋·李石

    四昨本山名,與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貺。
    我非濟時才,香火三遣放。
    再為玉局吏,圣恩覃曠蕩。

    482 《再和》 宋·王之望

    年將六秩諸衰具,漏盡鐘鳴行不住。
    一身許國銖兩輕,萬里攜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習勞苦,三鱣先生嗟晚暮。
    分為一世數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483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484 《次韻翁士秀病起》 宋·曾協

    一間何闊昔未有,擬遣蒼頭問安否。
    果然示疾毗耶城,靜看醫方出吾肘。
    平生豪氣干青云,客疾來侵豈能久。
    已知筋力卻幾杖,復見精神照窗牖。

    485 《寄張珍甫殿院五首》 宋·李流謙

    定勝端相屬,飛騫已后時。
    閱人盤谷老,具眼石麟兒。
    連茹才非匹,彈冠想自癡。
    讀書頭半白,萬一故人知。

    486 《失題》 宋·李流謙

    學者一大事,最重出與處。
    用行舍之藏,孔顏獨相許。
    參賜地位高,窺牖不得睹。
    而況未見圣,一曲株守兔。

    487 《游無為寺》 宋·李流謙

    導師生何年,人猶記此日。
    香火緇俗會,風雨神鬼集。
    我來恰秋深,迥迥原野闊。
    群山勢愈壯,老木氣不折。

    488 《浴罷》 宋·李流謙

    性懶如岙康,不沐已三歲。
    蟣虱擅封域,污垢為之地。
    譬之大諸侯,父死輒子繼。
    納污固云久,用鉞豈得已。

    489 《挽家夫人》 宋·李流謙

    雷風畫羲文,藻蘋冠周篇。
    房帷預何事,圣賢論本原。
    婉彼涉靜姿,濯濯出水蓮。
    擇歸令德配,映世高名戀。

    490 《題宇文叔昭閱齋名予所榜也有王正卿畫四時小》 宋·李流謙

    乾坤萍在江,日月蟻旋磨。
    吾生與化俱,反照若觀火。
    蠻觸鏖兩斗臼圈聽一簸。
    射鉤仍相國,

    491 《苦熱二首》 宋·姜特立

    寸炬已如灼,積冰殊未涼。
    御寒終有具,治熱更無方。
    坐溜午時汗,狂尋子夜漿。
    如何得鄒律,吹下九秋霜。

    492 《黃用之遷居奉寄》 宋·姜特立

    盡傾清俸買新居,橐內無金只有書。
    不用鄰人借輿馬,已知家具少於車。

    493 《送盧漕》 宋·姜特立

    昔忝二三子,今俱七十翁。
    西州十年別,南部一尊同。
    我已三徑具,君還雙鬢蓬。
    便須輕世事,留眼送飛鴻。

    494 《歲在紹熙甲寅浙東西大旱帝連江淮至秋暴雨水》 宋·姜特立

    去年數州旱,秋雨漂民廬。
    今年復春霖,赤子憂為魚。
    不見日月旋,但見霰雪俱。
    處者絕營為,出者困泥涂。

    495 《殘春雨夜讀陳子高詩用其韻》 宋·李洪

    春事忽已闌,年華何駛急。
    客子困窮年,臥若蛇蚓蟄。
    泥深沒屐齒,市橋燈熠熠。
    殘缸玉蟲綴,檐雨泫如泣。

    496 《送趙伯藏添倅永嘉》 宋·樓鑰

    當代槔閒老吏師,佳兒官業具而微。
    已煩潘令宰花縣,正要王祥康海沂。
    得助江山詩興逸,平分風月羽觴揮。
    安車何日迎清獻,又向堂向戲彩衣。

    497 《次韻翁處度同游北山》 宋·樓鑰

    兩夫持鎌行我先,巧尋徑路其智專。
    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氣已出層峰巔。
    何郎鮑叔飽經歷,勝處一一手自編。
    我攜舊記訪陳跡,正恐急景不得延。

    498 《題董亨道八景圖》 宋·樓鑰

    錢塘怒濤天下無,誰將尺紙為新圖。
    賀家湖上如鏡凈,屢向煙波逢釣徒。
    彩虹橫臥吳淞上,洞庭一螺浮具區。
    亦曾泛舟彭蠡湖,插立千劍名大孤。

    499 《水月園》 宋·樓鑰

    具美杯殘意未休,相將重上望湖樓。
    樓臺忽已居平地,風月何曾識舊游。
    更挈酒樽過水月,坐增詩興滿滄洲。
    春風共約新橋畔,遙拜雙龍萬斛舟。

    500 《勸農》 宋·虞儔

    郊原春已半,溝洫水先通。
    勸相寧文具,歸耕亦興濃。
    一犁新雨后,小隊亂山中。
    粗識斯民意,何須教缿筒。

    * 關于已具的詩詞 描寫已具的詩詞 帶有已具的詩詞 包含已具的古詩詞(6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