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差事的詩詞(738首)

    701 《送周宣差除陜西廉訪僉事》 宋·陸文圭

    昔人比貴宦,繡錦以為衣。
    當晝與夜行,故鄉歸不歸。
    每評會稽章,不及相州記。
    公今往三秦,身是繡衣使。

    702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深山巖崖中,迥絕無人處。
    個事分明,十成顯露。
    擬著便乖張,不擬成差互。
    趙州親見南泉,百丈曾參馬祖。

    703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兔馬有角,牛關無角。
    不知不會,事同一家。
    多見多聞,千差萬別,畢竟天無第二月。

    704 《頌古四十五首》 宋·釋慧遠

    父嚴子逆事猶乖,宣德樓前問李差。
    斷頭剖腹從輕斷,直待還魂合處埋。

    705 《不顯名大檀越請偈》 宋·釋慧遠

    報應差殊事不同,勞生何用出樊籠。
    欲知自性天真佛,盡在朝昏一念中。

    706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宋·釋師范

    萬別千差處,事同一家。
    事同一家時,萬別千差。
    太白山前水磨日夜輪轉不歇,乳峰寺裹參退吃茶。

    707 《聽野老所言》 宋·釋文珦

    衰翁臥病山之阿,東村沈老來相過。
    首言年饑若無備,次說時政多煩苛。
    其間數事盡切已,具有本末非差訛。
    農家累世服畎畝,此外寧復知其他。

    708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709 《出越城訪歸隱庵主人》 宋·釋文珦

    何事相尋向此游,入城不似出城幽。
    山於屋外參差見,水到門前款曲流。
    樹腹半空棲伏翼,竹梢初動蔓牽牛。
    分明記得前回過,斜月疎鐘到客舟。

    710 《馮深居長余二十三歲趙東閣長余二十二歲周汶》 宋·釋文珦

    三老皆達人,虛受無蔕芥。
    筆陣絕縱橫,詞源極澎湃。
    丁時身屢蹇,志道心不懈。
    放浪事物表,若曰宇宙隘。

    711 《頌十玄談·還源》 宋·釋印肅

    返本還源事已差,輕羅不著外尋麻。
    勞慮即真猶未信,忽然解道見桃花。

    712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713 《月禪人出丐求頌》 宋·釋正覺

    踏雪到人家,投機的不差。
    月魂通水脈,春信入梅華。
    去覓炊香許,來寬束篾些。
    上方分佛事,先我過毗耶。

    714 《頌古一○一首》 宋·釋子淳

    門頭戶尾事千差,了盡猶來未到家。
    明月堂前無影木,嚴凝雪夜正開花。

    715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釋宗杲

    見色明心事已差,聞聲悟道更交加。
    觀音妙智慈悲力,荊棘林生優缽華。

    716 《入定觀音贊》 宋·釋宗杲

    世間種種音聲相,眾以耳聽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觀,瞑目諦觀為佛事。
    於眼境界無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顯如是義。

    717 《泉州惠安縣迎藏經請小參偈》 宋·釋宗杲

    稽首十力大導師,三界獨尊無比況。
    示現成佛轉法輪,廣演無邊契經海。
    眾生心想念念殊,所轉法輪亦差別。
    法輪功德不可量,盡思竭力無能測。

    718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昏沉散亂,莫非本地風光。
    絕點純清,正是真常流注。
    非不非,不是不。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幸然無些子事,何須強說道理。

    719 《偈頌七十二首》 宋·釋祖欽

    天黑云深飛暮鴉,鷺鷥立雪對蘆花。
    幸然不屬今時事,句后聲前會即差。

    720 《法茂上人》 宋·釋祖欽

    野鳥山花能說法,茂林修竹是參徒。
    時常舉一個心字,覿面當機見也無。
    云埋夜月,冰透玉壺。
    明暗雙忘,理事一如,差乎緣木求魚。

    * 關于差事的詩詞 描寫差事的詩詞 帶有差事的詩詞 包含差事的古詩詞(7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