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巧疑的詩詞(224首)
81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82
《贈白馬王彪》 魏晉·曹植
序曰: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師,會節氣。
到洛陽,任城王薨。
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
后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
83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84
《鋸子》 明·解縉
曲邪除盡不疑猜。
昔日公輸巧制來。
正是得人輕借力。
定然分別棟梁材。
85
《秦淮斗草篇》 明·吳兆
樂游苑內花初開,結綺樓前春早來。
春色染山還染水,春光銜柳又銜梅。
此時芳草萋萋長,秦淮女兒多閑想。
閑想玉閨間,羅衣正試單。
86
《烏鎮酒舍歌》 明·瞿佑
東風吹雨如吹塵,野煙漠漠遮游人。
須臾云破日光吐,綠波蹙作黃金鱗。
落花流水人家近,鴻雁鳧瑽飛陣陣。
一雙石塔立東西,舟子傳言是烏鎮。
87
《重游臨武秀巖》 宋·曾晞顏
瓊樓玉宇落荒村,雞犬無聲到洞門。
采鳳久藏丹穴羽,青蓮倒續華峰根。
笑談疑有宮商應,剜刻渾無斧鑿痕。
莫訝空中能卓立,亭亭一柱拄乾坤。
88
《詠保母帖》 宋·王易簡
黃閍斷刻得者誰,雙松下殉方壺螭。
其文記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為。
點畫安知尚年少,筆不可制從兒時。
當其翰墨托久計,異哉歲月如前期。
90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91
《哀山民》 宋·趙師秀
憶君初病時,倉皇造君榻。
知為寒所中,脛痹連左胛。
蔣子丹有神,三日能屈伸。
五日扶杖立,十日行逡巡。
92
《雹》 宋·戴埴
玄默執徐歲,月律終無射。
京師連雨雹,小者如彈,大者如拳。
林柯葉亂下,
93
《雪中月波即事》 宋·葛紹體
天地黯淡疑古初,遠近依約垂冰壺。
樓閣突兀撐蘧廬,林阜參差自縈紆。
極目似接滄溟虛,流水迤邐隨城隅。
客舟飄飖帆影孤,紫幕半罩推蓬圖。
94
《浮石山莊》 宋·何異
天巧不易覷,覷巧不難著。
狐裘或反衣,鑄鐵真成錯。
此亭對此石,層層水初落。
憑高得其要,他景皆可略。
95
《雙清閣詠雪》 宋·黃伯固
箕伯宵聲怒,髽童早語咍。
飛花先臘白,和氣覺春回。
暗動云都簇,先憑雨作媒。
有情皆噤慘,無物不低催。
96
《墨池發祥詩呈蔣教》 宋·劉名世
城頭學宮高巍巍,中有方井號墨池。
窮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傳右軍宅,滌硯濡毫向池側。
蘭亭絕筆跡成塵,此間池水猶能黑。
97
《燈花聯句》 宋·劉希古
青燈知有喜,花發滿堂紅。
寶餅攢金蟻,瓊釵綴玉蟲。
根非滋夜雨,蘂綻春風。
照破乾坤事,能攘日月功。
98
《濺玉亭》 宋·釋道常
我名濺玉亭,五字仍一掃。
蒼崖立積鐵,懸瀑翻輕縞。
霏霏冰奩傾,粲粲玉匣倒。
殷勤點翠竹,散漫沾芳草。
99
《題海慧寺畫水壁》 宋·釋德葵
君不見昔人十日畫一水,摩挲洼窿隨手起。
若非胸次吞江湖,安得波瀾來筆底。
我來蕭寺觀奇蹤,壁間隱隱騰蛟龍。
初疑乘風馭弱水,恍然坐我蓬萊宮。
100
《游南山》 宋·汪任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 關于巧疑的詩詞 描寫巧疑的詩詞 帶有巧疑的詩詞 包含巧疑的古詩詞(2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