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巧手的詩詞(376首)

    21 《西齋手植菊花過節始開偶書奉呈圣俞》 宋·歐陽修

    秋風吹浮云,寒雨灑清曉。
    鮮鮮墻下菊,顏色一何好。
    好色豈能常,得時仍不早。
    文章損精神,何用覷天巧。

    22 《依韻和永叔內翰西齋手植菊花過節始開偶書見》 宋·梅堯臣

    晝惜日易沉,夜惜月易曉。
    重陽種菊花,此意亦大好。
    所嗟時節晚,又失澆培早。
    開榮獨是遲,造化徒費巧。

    23 《余常用小端硯失之經年忽在常賣人手中以錢贖》 宋·劉克莊

    幾年共學久相于,中道如遺忽棄予。
    韞匵而藏機不密,竊鉤雖小法當誅。
    匹夫有罪因懷璧,象罔無心偶得珠。
    戒飭家僮嚴護守,即今鼠子巧穿窬。

    24 《趙振文傳借琉璃燈鋪寫山水人物一燭發明百巧》 宋·葉適

    古稱凈琉璃,物現我常寂。
    胡為自爭妍,照耀出痕跡。
    坐有求心客,駭目不忍看。
    愿息終歲勞,留作袖手安。

    25 《碩人》 先秦·佚名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齊侯之子,衛侯之妻。
    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女子

    26 《題金華宮》 唐·徐氏

    碧煙紅霧漾人衣,宿霧蒼苔石徑危。
    風巧解吹松上曲,蝶嬌頻采臉邊脂。
    同尋僻境思攜手,暗指遙山學畫眉。
    好把身心清凈處,角冠霞帔事希夷。

    27 《剪彩》 唐·宋之問

    駐想持金錯,居然作管灰。
    綺羅纖手制,桃李向春開。
    拾藻蜂初泊,銜花鳥未回。
    不言將巧笑,翻逐美人來。

    離別贊美寫人

    28 《立春日侍宴內殿出剪彩花應制》 唐·李嶠

    早聞年欲至,剪彩學芳辰。
    綴綠奇能似,裁紅巧逼真。
    花從篋里發,葉向手中春。
    不與時光競,何名天上人。

    29 《疇昔篇》 唐·駱賓王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游灞水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寫景送別友情

    30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31 《彈棋歌》 唐·李頎

    崔侯善彈棋,巧妙盡于此。
    藍田美玉清如砥,白黑相分十二子。
    聯翩百中皆造微,魏文手巾不足比。

    唐詩三百首樂府贊頌母愛

    32 《云母泉詩》 唐·李華

    晨登玄石嶺,嶺上寒松聲。
    朗日風雨霽,高秋天地清。
    山門開古寺,石竇含純精。
    洞徹凈金界,夤緣流玉英。

    33 《上水遣懷》 唐·杜甫

    我衰太平時,身病戎馬后。
    蹭蹬多拙為,安得不皓首。
    驅馳四海內,童稚日糊口。
    但遇新少年,少逢舊親友。

    古文觀止初中文言文送別贈序

    34 《李供奉彈箜篌歌》 唐·顧況

    國府樂手彈箜篌,赤黃絳索金鎝頭。
    早晨有敕鴛鴦殿,夜靜遂歌明月樓。
    起坐可憐能抱撮,大指調弦中指撥。

    35 《長林令衛象餳絲結歌》 唐·司空曙

    主人雕盤盤素絲,寒女眷眷墨子悲。
    乃言假使餳為之,八珍重沓失顏色。
    手援玉箸不敢持,始狀芙蓉新出水。

    36 《宮詞一百首》 唐·王建

    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
    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
    上得青花龍尾道,側身偷覷正南山。

    女子宮怨

    37 《古意》 唐·權德輿

    家人強進酒,酒后能忘情。
    持杯未飲時,眾感紛已盈。
    明月照我房,庭柯振秋聲。
    空庭白露下,枕席涼風生。

    38 《見薛侍御戴不損裹帽子因贈》 唐·楊巨源

    潘郎對青鏡,烏帽似新裁。
    曉露鴉初洗,春荷葉半開。
    堪將護巾櫛,不獨隔塵埃。
    已見籠蟬翼,無因映鹿胎。
    何人呈巧思,好手自西來。
    有意憐衰丑,煩君致一枚。

    39 《南山詩》 唐·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
    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
    山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寫山

    40 《岳陽樓別竇司直》 唐·韓愈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潴為七百里,吞納各殊狀。
    自古澄不清,環混無歸向。

    * 關于巧手的詩詞 描寫巧手的詩詞 帶有巧手的詩詞 包含巧手的古詩詞(3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