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巧心的詩詞(777首)
742
《凈發吳生》 宋·釋智愚
適意我云水,尋幽訪所知。
曾於竺峰下,會見寶溪時。
巧理數莖發,清分兩點眉。
忽忘心手處,何謂不如斯。
743
《偈二十二首》 宋·釋子淳
三月安居已半過,虛明心地又如何。
有求宛然成機巧,無作方能不較多。
爐里寒灰香旖旎,巖前枯木葉婆娑。
白頭人在千峰上,妙唱新豐一曲歌。
744
《牡丹》 宋·舒岳祥
東風常帶三分冷,春日自有一種香。
百花合和不可揀,中人如酒令人狂。
馬塍賣花只貪早,野翁自愛開遲好。
看花不可見花心,爛漫開時春已老。
梢頭繭栗幻柈杅,有許包藏費天巧。
自攜尊酒醉花陰,偃仰鹿皮聽語少。
745
《續十蟲吟3》 宋·舒岳祥
蟲有齧桑羊,兩鉗如角怒。
玄甲類蛣蜣,亦如龜背負。
我有十畝桑,苦為渠所蠹。
食必食其心,樹死又飛去。
不知從何來。
鑽鑿不到處。
上下開兩窗,隱匿巧多路。
嗟哉啄木鳥,剛吐柔不茹。
746
《緣識》 宋·宋太宗
紫檀金線槽偏蹙,撥弄朱弦敲冰玉。
指法從來天下聞,翻成盡入升平曲。
傳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聽化民俗。
盤龍面對壓鰲頭,玄微風散萬般流。
747
《緣識》 宋·宋太宗
春色春兮景媚妍,薰風暖潤物華鮮。
上林花結和香霧,絮壓輕輕軟似綿。
寰中運啟大平年,文武須精百藝全。
弄影馬驕難控勒,龜茲韻雅奏釣天。
748
《緣識》 宋·宋太宗
善事多兮惡事少,君子能言兮心自了。
杳杳冥冥幻之中,舉目因緣還大小。
勿縱貪,勿縱巧,知有寒人饑是飽。
749
《緣識》 宋·宋太宗
棲心隱逸故非常,大約恒持要久長。
清凈好為皆是益,周旋理度審安詳。
法乾馭物須平穩,順日成功自酌量。
倏忽之間堪匹配,臨時巧拙見圓方。
750
《緣識》 宋·宋太宗
溟溟滄海浪濤深,霧蔽山巒不易尋。
紫蓋洞庭人駕鶴,虹霓城郭道為林。
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無由智存慧侵。
盡是同緣相引接,從容語話八仙心。
751
《緣識》 宋·宋太宗
多言心不善,出口莫能追。
如夢歡娛樂,歸家說盛衰。
擬將何所用,理亂別公私。
方寸巧施設,小人亦可悲。
752
《緣識》 宋·宋太宗
利鈍猶根性,無緣枉用心。
邪求皆是相,正定理玄深。
巧拙高含識,輕浮力不任。
大乘通語默,稽古便知今。
75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我說逍遙理,其如要妙深。
悟來時頃刻,迷者豈通尋。
達即隨情遣,真緣不可侵。
從來皆是事,巧拙在人心。
75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溟溟滄海浪濤深,霧蔽山巒不易尋。
紫蓋洞庭人駕鶴,虹霓城郭道為林。
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無由智慧侵。
盡是同緣相引接,從容語話八仙心。
75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利鈍猶根性,無緣枉用心。
邪求皆是相,正定理玄深。
巧拙高含識,輕浮力不任。
大乘通語默,稽古便知今。
756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棲心隱逸故非常,大約恒持要久長。
清凈好為皆是益,周旋理度審安詳。
法乾馭物須平穩,順日成功自酌量。
倏忽之間堪疋配,臨時巧拙見圓方。
760
《和諸君觀畫鬼拔河》 宋·蘇頌
關中古有拔河戲,傳聞始盛隋唐世。
長絙百尺人兩朋,遞以勇力相牽制。
芳華樂府務夸大,黎園公卿謾輕肆。
拔山扛鼎烏足矜,引繩排根非勝事。
* 關于巧心的詩詞 描寫巧心的詩詞 帶有巧心的詩詞 包含巧心的古詩詞(7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