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州陋的詩詞(117首)

    61 《遷居》 宋·蘇軾

    前年家水東,回首夕陽麗。
    去年家水西,濕面春雨細。
    東西兩無擇,緣盡我輒逝。
    今年復東徙,舊館聊一憩。

    62 《次韻章傳道喜雨(禱常山而得·)》 宋·蘇軾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飲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預憂一旦開兩翅,口吻如風那肯吐。
    前時渡江入吳越,布陣橫空如項羽。

    63 《吊李臺卿(并敘)》 宋·蘇軾

    李臺卿,字明仲,廬州人。
    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學強記,罕見其比。
    好《左氏》,有《史學考正同異》,多所發明。
    知天文律歷,千載之日可坐數也。

    64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65 《破琴詩(并引)》 宋·蘇軾

    舊說,房琯開元中嘗宰盧氏,與道士邢和璞出游,過夏口村,入廢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鑿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書,笑謂琯曰:“頗憶此耶?”琯因悵然,悟前生之為永師也。
    故人柳子玉寶此畫,云是唐本,宋復古所臨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還朝,宿吳淞江,夢長老仲殊挾琴過予,彈之有異聲,就視,琴頗損,而有十三弦。

    66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并引)》 宋·蘇軾

    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使其徒卓契順來惠州,問予安否,且寄《擬寒山十頌》。
    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吾甚嘉之,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67 《遷居(有引)》 宋·蘇軾

    吾紹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合江樓,是月十八日遷于嘉祐寺。
    二年三月十九日復遷于合江樓,三年四月二十日復歸于嘉祐寺。
    時方卜筑白鶴峰之上,新居成,庶幾其少安乎。
    前年家水東,回首夕陽麗。

    68 《感事》 宋·王安石

    賤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豐年不飽食,水旱尚何有。
    雖無剽盜起,萬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為,十室災八九。

    69 《秋日懷東湖》 宋·陸游

    罨畫池邊小釣磯,垂竿幾度到斜暉,青蘋葉動知魚過,朱閣簾開看燕歸。
    歲晚官身空自閔,途窮世事巧相違。
    邊州客少巴歌陋,誰與愁城略解圍?

    70 《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宋·張耒

    戰國韓余壤,王畿漢舊京。
    南圍山峙秀,東泛洛浮清。
    女幾荒遺廟,宜陽認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戰有榛荊。

    71 《題譙東魏武帝廟》 宋·張耒

    草昧群龍鬬,英雄接上游。
    吳卑青蓋伏,蜀陋葆車留。
    挾漢臨諸夏,中原半九州。
    人驚呂布縛,誰信本初憂。

    72 《效白體二首》 宋·張耒

    州貧須惜尊罍費,俗陋兼無妓樂名。
    幸有蒲團供燕坐,不妨藜杖助閑行。
    看炊香稻供齋飯,自采寒蔬試野羹。
    身外無營內無事,近來心氣盡和平。

    73 《戲簡朱公武劉邦直田子平五首》 宋·黃庭堅

    朱家塤篪好兄弟,陋巷六經葵莧秋。
    我卜荊州三畝宅,讀田家書從之游。

    74 《送焦浚明》 宋·黃庭堅

    西瞻岷山兮東望峨眉,錦江清且漣漪。
    地靈山秀誕豪杰,來入中州振羽儀。
    相如傲萬物,子云窮一經。
    黃金賣賦聘私室,白頭大夫不公卿。

    75 《顏跖》 宋·歐陽修

    顏回飲瓢水,陋巷臥曲肱。
    盜跖厭人肝,九州恣橫行。
    回仁而短命,跖壽死免兵。
    愚夫仰天呼,禍福豈足憑。

    76 《初食車螯》 宋·歐陽修

    累累盤中蛤,來自海之涯。
    坐客初未識,食之先嘆嗟。
    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瓜。
    東南限淮海,邈不通夷華。

    77 《橄欖》 宋·歐陽修

    五行居四時,維火盛南訛。
    炎焦陵木氣,橄欖得之多。
    酸苦不相入,初爭久方和。
    霜包入中州,萬里來江波。

    78 《酬和黃太博》 宋·范仲淹

    古籍東南美,蔚蔚幕中議。
    懿行希圣賢,高文粲游賜。
    伊余發已禿,偶繼立朝士。
    何以宣王政,甘為時所棄。

    79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80 《再和班字三首》 宋·晁說之

    丈人在何許,箕外潁中間。
    明映波心月,清余雨面山。
    短衣非舊甯,陋巷是今顏。
    不解湟州去,平超十八班。

    * 關于州陋的詩詞 描寫州陋的詩詞 帶有州陋的詩詞 包含州陋的古詩詞(1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