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州經的詩詞(69首)

    41 《經從豐城謁于房州于令侍姬歌舞進酒二首》 宋·危稹

    更有佳人在空谷,能唱春風天上曲。
    何時得上金玉堂,一聲飛度龍吟竹。

    42 《同清江師月夜聽堅正二上人為懷州轉法華經歌》 唐·朱灣

    若耶溪畔云門僧,夜閑燕坐聽真乘。
    蓮花秘偈藥草喻,二師身住口不住。
    鑿井求泉會到源,閉門避火終迷路。

    43 《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 宋·釋寶曇

    是身猶孤云,夢入巖下寺。
    天如護蒼江,山故插厚地。
    一舟巫峽來,八月新雨霽。
    煙鬟十二外,野花或垂髻。

    44 《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 宋·釋寶曇

    云山最佳處,猿鳥無缺供。
    人影墮清鏡,花氣來晴峰。
    苔蘚上佛壁,兔絲蔓寒松。
    何年發天閟,當在浩劫中。

    45 《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 宋·釋寶曇

    月林愛山日,竹杖青鞋俱。
    而今碧油合,見山當緒馀。
    瘴癘霜雪后,桃李春風徒。
    吾方友造物,虐焰空焚如。

    46 《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 宋·釋寶曇

    發白面黧黝,平生舞魚龍。
    落月照屋除,彷佛見此翁。
    白日幾黃壤,世方定雌雄。
    斯文在九牧,吾道非天窮。

    47 《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 宋·釋寶曇

    自公湘中去,雁斷致書寡。
    今年從默齋,五字聞大雅。
    青燈話疇昔,白首問茅價。
    十里五里間,水竹肯輕舍。

    48 《經古莫州》 明·戴銑

    城勢尚蜿蜒,風光異昔年。
    民垣公署瓦,兔穴戰場田。
    古樹無秋色,殘碑有莫煙。
    廢興自常理,臨眺思凄然。

    49 《經易州界》 明·李時行

    塞北時聞鐵馬嘶,薊門霜柳漸凄凄。
    天邊野燒連烽火,城下寒砧雜鼓鼙。
    陰磧草荒狐隊出,平原風急雁行低。
    尊前不見悲歌客,易水東流何日西。

    50 《泗州阻風七日投佛經禱斗山下》 宋·張耒

    山根受重淵,石腳插九地。
    千年無支祈,閉穴守禹誓。
    扁舟七日閑,浪作老龍戲。
    舟師慎艱險,長跪請佛事。

    51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飛苔園》 宋·司馬光

    軍中富余暇,飛苔同城隈。
    雍容陪后乘,一一應劉才。

    52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緣云軒》 宋·司馬光

    逼漢敞巖,緣云結飛閣。
    東山草樹曛,致足登臨樂。

    53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供兵硙》 宋·司馬光

    晨暮響寒泉,飛輪駃風轉。
    土飽氣益振,輕與先零戰。

    54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褉堂》 宋·司馬光

    簫鼓震陽休,組練照芳洲。
    意氣坐中客,羞笑山陰游。

    55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迎薰亭》 宋·司馬光

    華館壓清波,坐待南風至。
    須知明牧賢,善達吾君意。

    56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柳湖》 宋·司馬光

    依依煙未歇,漠漠風初靜。
    浮花滿波面,不見參差影。

    57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延利渠》 宋·司馬光

    枝分清淺流,縱橫貫城市。
    還如恩在人,潤澤無終既。

    58 《奉和經略龐龍圖延州南城入詠·翠漪亭》 宋·司馬光

    雕檐日華動,滉瀁照漪漣。
    四月芰苛滿,不似在窮邊。

    59 《寄題刁經臣潤州園亭》 宋·梅堯臣

    新作城邊圃,陂原上下斜。
    竹多劉裕宅,松接戴顒家。
    山色不須買,江流何處涯。
    但邀東海月,莫聽五更鴉。

    60 《送刁經臣歸潤州兼寄曇師》 宋·梅堯臣

    古來山林士,一往不復返。
    區區世上名,豈畢車自挽。
    前有高山危,後有落日晚。
    未知所止息,已慕田家飯。

    * 關于州經的詩詞 描寫州經的詩詞 帶有州經的詩詞 包含州經的古詩詞(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