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川鱗的詩詞(150首)

    121 《昔游詩》 宋·姜夔

    青草長沙境,洞庭渺相連。
    洞庭西北角,云夢更無邊。
    復有白湖沌,渺莽里數千。
    豈惟大盜窟,神龍所盤旋。

    122 《昔游詩 其八》 宋·姜夔

    青草長沙境,洞庭渺相連。
    洞庭西北角,云夢更無邊。
    復有白湖沌,渺莽里數千。
    豈惟大盜窟,神龍所盤旋。

    123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宋·劉過

    欲上姑蘇望虎丘,小邦寧有此風流。
    山川形勢今三輔,人物英雄古列侯。
    華屋鱗鱗冠蓋里,畫橋曲曲管弦樓。
    金陵蜀郡俱疏遠,除卻皇都第一州。

    124 《送鳳茶與記室燕學士詩》 宋·夏竦

    綠荈圜規異,紅滕篆印新。
    爭先御府貢,初摘建溪春。
    膩滑重蒼璧,嬌黃聚麹塵。
    焙痕連井字,鳳刻疊龍鱗。
    玉座均芳旨,金華寵侍臣。
    齋心分一餅,持贈輞川人。

    125 《泛汝聯句》 宋·韓維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126 《觀飼魚》 宋·韓維

    群魚戲清川,容貌甚融易。
    投餌落其間,紛鄒忽無次。
    其來若有召,貪吻動如沸。
    波間互出沒,似亦夸巧智。

    127 《放魚》 宋·韓維

    時哉清川魚,羅此鉤網牽。
    稚子捧盤至,鱗采金翠駢。
    一感仁得意,泳我清泠泉。
    晨跳翻綠萍,暮息依白蓮。

    128 《鹿門寺》 宋·李廌

    蓬萊鹿門道,莽莽漢津渡。
    川涂兩緬邈,今古同此路。
    德公厭州里,翁媼是中去。
    風流可引想,千載豹隱霧。

    129 《留題云頂》 宋·馮時行

    山如虬龍來,渴飲金淵水。
    水竭欲飛去,驤首振鱗尾。
    壯哉老頭陀,奮迅咄使止。
    左手攬其角,右手持其耳。

    130 《寄題義陵吳簿義方堂》 宋·胡寅

    萬生天地間,靈者乃知義。
    何獨於義明,而利心亦熾。
    茲焉分兩軌,君子小人異。
    錄義一毛輶,百川利趨亟。

    131 《臻公釋氏之秀者浮游徜徉跡接天下乃者歸臥云》 宋·吳芾

    吸盡百川還見底,頭角驚殺膻與鮪。
    有時大瞋明月珠,照耀六合光不死。
    滄溟浩蕩極游巡,鉤深匪憚窮涯涘。
    今者修鱗何側倚,豈是吞舟厭遷徒。

    132 《贈別》 宋·李流謙

    水火氣類感,草木臭味親。
    君看金石交,分篤均天倫。
    朅來東川游,結友輕雷陳。
    諸君盡豪俊,著我漫浪身。

    133 《送無害弟之官并呈使君蹇丈一笑》 宋·李流謙

    人生一飲啄,大似有夙緣。
    蔡蒙窮坤陬,宦游自吾先。
    哦松千尺下,剖竹羌水邊。
    泮宮擷芹藻,我歸才一年。

    134 《和唐伯憲二首》 宋·姜特立

    倦翼投深樾,驚鱗憶故川。
    淵明松有逕,楊惲豆宜田。
    窮達安微分,行藏愧昔賢。
    此心誰盡了,達此固怡然。

    135 《次石魚》 宋·姜特立

    君不見隴州石魚生地下,中有鰌鯽皆同化。
    又不見衡湘石魚生山中,魚身鱗鬣俱如畫。
    世間何獨此石為魚形,石蛇石蟹皆如生。
    蝦蟆口吻酷肖似,螬蠐動幾能行。

    136 《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 宋·魏了翁

    山河兩戒南北分,天地一氣華戎鈞。
    譬諸指搐非害事,往往西體為不信。
    惟今愧虜相噬吞,人言雪恥茲其辰。
    盍驅卞莊刺刺虎,又嗾廬{捉去扌加犭}擒狡{皴去皮加兔}。

    137 《次韻范侍郎寄趙校正》 宋·方岳

    嗚呼小雅廢,邊角搖軍聲。
    采芹舊青衿,亦須事力征,朱轓挾武將,白眼輕儒生。
    區區眾濁間,嗟子難為清。

    138 《欲附蒲海云制干舟歸》 宋·董嗣杲

    江上樓高暝樹連,壯游空慨禹山川。
    客中問醉當秋晚,夢里懷歸在燕先。
    水送流年遺楚恨,風吹殘雪上吳顛。
    幾番謾附鱗鴻便,不若相依買去船。

    139 《夔州永安宮詞》 宋·項安世

    許昌門外驅霆靂,玉筋驚拋夜無跡。
    五花驕馬云作蹄,飛渡檀溪人未識。
    大隄八月陰風起,葉落花黃心欲死。
    山枯石裂見蒼龍,三十六鱗才赴水。

    140 《贈張術人》 宋·項安世

    霅川張姓彪其名,惠而過我古津亭。
    自言有術通心靈,西庚北壬甲與丁。
    配以十二珠躔經,水火木金相孕刑。
    錯綜三五命與星,參鉤互鞠窮年齡。

    * 關于川鱗的詩詞 描寫川鱗的詩詞 帶有川鱗的詩詞 包含川鱗的古詩詞(1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