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川徑的詩詞(354首)

    21 《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龍山城并錫賚兩州刺史及部落酋長等》 唐·薛逢

    圣主憂夷貊,屯師剪束欽。
    皇家思眷祐,星使忽登臨。
    用命期開國,違天必釁碪.化須均草樹,恩不間飛沈。
    束馬凌蒼壁,捫蘿上碧岑。

    22 《春日尋浐川王處士》 唐·馬戴

    碧草徑微斷,白云扉晚開。
    罷琴松韻發,鑒水月光來。
    宿鳥排花動,樵童澆竹回。
    與君同露坐,澗石拂青苔。

    23 《小重山(同仇香過汭川,道問偶成)》 宋·章謙亨

    久雨初晴天氣佳。
    遠峰猶□被,亂峰遮。
    更無一朵路旁花。
    春歸也,光景只桑麻。
    山徑曲如蛇。
    □□□□□,□□□。
    薄醪邀客去程賒。
    都輸與,鷺立平沙。

    24 《水龍吟 簡周晴川教授會飲和韻,其兄晴山,》 元·朱唏顏

    一春剩雨慳晴,悶來閑檢床頭歷。
    農占候應,今朝甲子,初開霽色。
    草徑泥融,柳橋風勁,尚妨吟策。
    有幽軒水凈,官*春透,盡可一,觴閑集。

    25 《寄題徑山懷郎簡侍郎》 宋·張環

    天地一洲渚,北平南欹危。
    幽并深又厚,江浙清且奇。
    武林頗英秀,川匯仍山卑。
    應接殫天巧,類非人力為。

    26 《謝臨川游山》 明·張之象

    客行曠登覽,羈心展游陟。
    裹糧度瑤岑,振衣尋石室。
    源深洞屢迷,徑險巖逾密。
    重林散輕霧,絕壁映初日。

    27 《游徑山》 宋·蘇軾

    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登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萬古蛟龍淵。
    道人天眼識王氣,結茅宴坐荒山巔。

    28 《逐寧府始見平川,喜成短歌》 宋·范成大

    峽之西,逐之東,更無平地二千里,惟有高山三萬重。
    不知誰人鑿混沌,獨此融結何其工
    我本江吳弄水月,忽來踏偏西南峰。

    29 《倪文舉奉常將歸東林,出示綺川西溪二賦,輒》 宋·范成大

    綺川亭上凌云賦,人在回仙舊游處。
    誰教書劍走長安,荻月霜楓等閑度。
    朱門不炙釣竿手,萬卷難供折腰具。
    偶然把箸憶蓴羹,乞得閑官徑呼渡。

    30 《步下四望亭至東坡柳徑訪邠老不遇》 宋·張耒

    北下四望嶺,兩山中曠平。
    縈紆蟠徑術,迤靡分溝塍。
    林間樵汲路,壟外牛羊鳴。
    落景急晚舂,淺泥聞耦耕。

    31 《題臨川宰徐伯章心遠軒》 宋·曾幾

    徐侯心萬里,身墮百里中。
    政以詩禮庭,上有鶴發翁。
    豈無敲榜喧,不入丘壑胸。
    開軒寄遠韻,幾凈窗玲瓏。

    32 《晴望漢川》 宋·文同

    城頭看雨霽,天地若新浴。
    晚容變云霞,秋意著草木。
    四時易遷改,萬事苦迫促。
    舊山何日歸,三徑有松菊。

    33 《次韻子瞻游徑山》 宋·蘇轍

    去年渡江愛吳山,忽忘蜀道輕秦川。
    錢塘后到山最勝,下枕湖水相縈旋。
    坐疑吳會無復有,扁舟屢出凌濤淵。
    今秋復入徑山寺,勢壓眾嶺皆摧顛。

    34 《次涪陵游北巖寺伊川謫居嘗傳易於此有鉤深堂》 宋·李呂

    隔江定佳處,放艇得幽尋。
    直上云根徑,盡行霜葉林。
    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鉤深。
    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

    35 《送懿上人持缽潛川》 宋·王之道

    坐覺青山忽上心,著鞭來欲故人尋。
    萬松未放孤云過,一飯共聽幽鳥鳴。
    莫厭崎嶇窮野徑,須憐料峭結春陰。
    潛川耆舊如相問,千晨長同月一襟。

    36 《和蕭山臨川亭壁間留題韻》 宋·王之道

    水外峰巒碧四環,雨多門徑蘚苔斑。
    滯留又及炊新粟,歡喜何當見舊山。
    招隱有詩來霅上,倦游無夢到云間。
    西興十里秋潮晚,坐數扁舟帶月還。

    37 《史清翁次前韻覓酒以金川玉友一枕瓶西安酒一》 宋·樓鑰

    社中日相從,此意豈不真。
    其初定要約,深期往來頻。
    今年苦多故,孤負四郊春。
    清和到新秋,其間足良辰。

    38 《送內弟汪耐翁隨侍因赴臨川推官》 宋·樓鑰

    之子長才盍要津,未知此別幾經春。
    且為湓浦過庭子,徑作臨川入幕賓。
    生長外家身已死,周旋中表意尤親。
    從今家問須情實,莫事虛文學外人。

    39 《和李校書沐川三絕》 宋·魏了翁

    玉節行邊春正濃,邊頭壯士簸旗紅。
    何當平賊攜諸吏,徑上高寒翦翦風。

    40 《李西清先生創凌霄觀於潼川紅樓之上賦計敬和》 宋·程公許

    丈人氣湖海,合臥百尺樓。
    引袖麾八極,無處豁前眸。
    肯以治城志,而忘天下憂。
    窘步爭徑捷,危炊迷劍頭。

    * 關于川徑的詩詞 描寫川徑的詩詞 帶有川徑的詩詞 包含川徑的古詩詞(3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