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川川的詩詞(1096首)

    461 《川上女》 宋·張玉孃

    川上女,行踽踽。
    翠發濕輕云,冰饑清溽暑。
    霞裾瓊佩動春風,蘭操菽心常似縷。
    欲恨征途輕薄兒,笑隔山花間妾期。
    妾情節清澈川中水,朝暮風波無改時。

    462 《過樵川林時中》 宋·趙若槸

    建水樵川隔幾重,相逢孰意大江東。
    客行芳草垂楊外,春在柔桑小麥中。
    細雨疏田流水碧,殘霞擁樹遠林紅。
    浮生聚散渾無定,有酒何妨一笑同。

    463 《題玉川碾茶圖》 宋·周季

    獨抱遣經舌本乾,笑呼赤腳碾龍團。
    但知兩腋清風起,未識捧甌春筍寒。

    464 《題晴川圖》 元·岑安卿

    清溪潾潾生淺花,曉日倒射搖金沙。
    翩然雙鷺下危石,玉雪照影無纖瑕。
    溪邊小景入圖畫,青煙綠樹漁翁家。
    漁翁歸來歌未終,鷺鷥忽起蘆花風。

    465 《峽川》 元·張昱

    石與青天近,溪云向客低。
    自然堪下淚,不是有猿啼。

    466 《經杜樊川水榭故基》 元·周砥

    落花風里酒旗搖,水榭無人春寂寥。
    何許長亭七十五,野鶯煙樹綠迢迢。

    467 《輞川謁王右丞祠》 明·敖英

    蜀棧青騾不可攀,孤臣無計出秦關。
    華清風雨蕭蕭夜,愁殺江南庾子山。

    468 《過唐荊川太史隱居》 明·陳鶴

    惟君愛嘉遁,結屋向江村。
    遠月長隨棹,殘潮自到門。
    心無時事累,家有古風存。
    已得川中樂,都忘河上言。

    469 《遇雪將訪涇川》 明·儲巏

    共抱王猷興,相將訪剡溪。
    五更千里雪,殘月滿城雞。
    戴笠人堪畫,移庖酒自攜。
    主人聞客至,應掃竹間泥。

    470 《蘇臺別意送沈原復還琴川(集本不載)》 明·杜瓊

    相逢未幾即思歸,忍聽朝來歌《式微》。
    綠酒數杯游子去,青山百里故人稀。
    杏花微雨飄離席,楊柳東風拂釣磯。
    明日到家春正暖,祓除時節試春衣。

    471 《段世上潁川侯》 明·段功

    長驅虎旅勢威桓,深入不毛取暴殘。
    漢武故營旗影滅,唐宗遺壘角聲寒。

    472 《段世上潁川侯》 明·段功

    方今天下平猶易,自古云南守獨難。
    擬欲華夷歸一統,經綸度量必須寬。

    473 《寒食臨川道中》 明·樊阜

    故交屈指幾人存,雙袖龍鐘濕淚痕。
    桑葉暝煙橋外路,杏花春雨寺前村。
    漁舟待渡橫空渚,酒旆招酤出短垣。
    日暮隴頭堪嘆息,啼鴉飛下乞余墦。

    474 《送田仲茂宰入四川》 明·傅德稱

    天門傳制拜新除,西入成都萬里余。
    江上好風催去棹,邑中故老候來車。
    巴園五月收丹橘,丙穴三春饌白魚。
    卻憶文翁遺化在,何因公暇說詩書。

    475 《苕川夜宿》 明·高遜志

    山繞荒城水自流,霜空月色滿溪樓。
    夜長欹枕渾無寐,二十五聲都是愁。

    476 《和涇川公納涼以五平屬上去入聲作三詩》 明·顧璘

    煩心如枯魚,展轉想斗水。
    涼飆從西來,猛雨爽我耳。
    初臨前軒看,返灑已滿幾。
    青松披鮮云,野景晚轉美。

    477 《和涇川公納涼以五平屬上去入聲作三詩》 明·顧璘

    勞勞南州符,詎遂閉戶臥。
    休衙經旬居,茂樹恣意坐。
    生涯嗟蓬飄,世事付甑破。
    民憂瘡彌深,歲序夢易過。

    478 《和涇川公納涼以五平屬上去入聲作三詩》 明·顧璘

    蓬萊從靈仙,絕粒食白石。
    何如臨清秋,忽釋觸熱厄。
    江云翻鳴濤,洑沫雪一尺。
    疏篁搖涼芃,隔屋葉摵摵。

    479 《云中九月八日同張年兄字川登高》 明·韓邦靖

    佳節明朝是,邊寒花未開。
    愁心看極塞,鄉思上高臺。
    對酒清笳咽,當歌白雁來。
    天涯難會面,風雨復相催。

    480 《秋晚琴川舟中》 明·華淑

    到此耽幽曠,輕舟溯遠空。
    草黃山自綠,霜白樹才紅。
    漠漠云銜水,凄凄鳥泊風。
    沿洄邀夜色,佛火半峰中。

    * 關于川川的詩詞 描寫川川的詩詞 帶有川川的詩詞 包含川川的古詩詞(10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