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川軍的詩詞(354首)
221
《感事》 宋·石介
吾賞觀中夏,地平如砥石。
幅員數萬里,車馬通轍跡。
帝宅君土中,紫垣當辰極。
長江斷其南,絕塞經其北。
222
《廣陵行》 清·邢昉
客言渡江來,昨出廣陵城。
廣陵城西行十里,猶聽城中人哭聲。
去年北兵始南下,黃河以南無斗者。
泗上諸侯卷旆旌,滿洲將軍跨大馬。
223
《題巫山瞻華亭》 宋·鄧諫從
崚贈玉削三千丈,翠潑嵐光冷相向。
風含太古云氣長,變化溟濛紛萬象。
陰晴一日肯四時,天籟壑深虛自響。
神山娟妙擢群參,錦繡鋪張獻奇狀。
224
《牟駝罔閱馬》 宋·江休復
牧馬散近地,閱視乘高秋。
駝岡似沙苑,堆阜帶川洲。
坡陁故梁城,縈薄西南陬。
連棚映林樾,星羅倚層丘。
225
《石潭急峽》 宋·饒魯
兩山夾石湍風急,勢吼春雷鬼神泣。
行人登舟不敢渡,疑有毒龍深處蟄。
嶮巇仿佛若霅川,又如三峽傾潺湲。
水竅恐是神禹鑿,石骨未遇秦皇鞭。
226
《越問·封疆》 宋·孫因
九州皆有山鎮兮,職方氏獨先會稽。
射祥光於斗分兮,占星紀於天倪。
牽牛炳其初躔兮,屆須女之七度。
少陽當其正位兮,為萬物之潔齊。
227
《煎茶》 宋·王翊龍
春霆發蕾抽新馥,榷吏窮搜不容粟。
是誰千金收寸芽,烹鼎車聲繞斜谷。
白云飄落甘露椀,清風吹破玉川屋。
平生此腹負將軍,空攬十年燈火讀。
228
《送楊舒州》 宋·衛博
我昔懷軍書,西行盡淮泗。
是時敵方張,長江飲渴騎。
憨將何一律,兩地一朝棄。
川原厭膏血,關山接烽燧。
230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231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232
《南湖書院》 宋·趙汝譡
捍川始成邑,巡甸遂建都。
千載倚修堤,三吳達高涂。
衛軍弛馬牧,令尹司官湖。
濬中深有蓄,豐外堅無虞。
233
《紀夢》 宋·鄭若沖
包抱乾坤一環堵,拍手千門輝藻黼。
編茅何事傍云根,川觀巖居天固予。
憶昔臥病歲壬午,夢行澗石憩衡宇。
常充達庵表其門,大楷金書爰仰睹。
234
《風雨渡揚子江》 元·吳萊
大江西來自巴蜀,直下萬里澆吳楚。
我從揚子指蒜山,舊讀《水經》今始睹。
平生壯志此最奇,一葉輕舟傲煙雨。
怒風鼓浪屹于城,滄海輸潮開水府。
235
《隴頭水》 明·高瓛
隴坂崎嶇隴水長,征人隴上望家鄉。
停車駐馬不能渡,嗚咽聲中欲斷腸。
抽刀斬水水不絕,拔山塞川川更咽。
前軍洗瘡血尚存,后軍滴淚水復渾。
丈夫有志沙場死,未到隴頭愁塞耳。
236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237
《送金秀才之溫陵》 明·黃玄
官亭花發酒初香,白馬翩翩大道傍。
醉客盡隨歌舞散,寒川空對別離長。
紫云洞里逢秋月,赤鯉潭邊度早霜。
休說故山多少恨,軍中吹角斷人腸。
238
《寓治穀城寄京華親友》 明·黃哲
金陵別時春已半,含桃吹花鶯語亂。
群公送客勞勞亭,王事驅馳不敢緩。
折腰從政真可憐,貂裘欲敝寒無氈。
青徐古道暗荊棘,二月黃河水塞川。
240
《庚子紀事》 明·陸之裘
南沙頑夫不滿千,恃險攫貨爭魚鹽。
椎牛殺狗亦耕種,黃蘆白葦波連天。
海濱耆豪利兼取,逞技獻謀官府前。
喜功憂變守臣職,撫召不聽心煩煎。
* 關于川軍的詩詞 描寫川軍的詩詞 帶有川軍的詩詞 包含川軍的古詩詞(3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