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文書堆案邊,眼昏偷得暫時眠。子規驚覺燈又滅,一道月光橫枕前。
可憐三月三旬足,悵望江邊望驛臺。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
樂府婦女思念
詩家律手在成都,權與尋常將相殊。剪截五言兼用鉞,陶鈞六義別開爐。驚人卷軸須知有,隨事文章不道無。篇數雖同光價異,十魚目換十驪珠。
龍節對持真可愛,雁行相接更堪夸。兩川風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屬一家。魯衛定知連氣色,潘楊亦覺有光華。應憐洛下分司伴,冷宴閑游老看花。
昔年獻賦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卻悲。三徑僅存新竹樹,四鄰惟見舊孫兒。壁間潛認偷光處,川上寧忘結網時。更見橋邊記名姓,始知題柱免人嗤。
越山花去剡藤新,才子風光不厭春。第一莫尋溪上路,可憐仙女愛迷人。
日沉西澗陰,遠驅愁突兀。煙苔濕凝地,露竹光滴月。時見一僧來,腳邊云勃勃。
盛業冠伊唐,臺階翊戴光。無私天雨露,有截舜衣裳。蜀輟新衡鏡,池留舊鳳凰。同心真石友,寫恨蔑河梁。
命世須人瑞,匡君在岳靈。氣和薰北陸,襟曠納東溟。賦妙排鸚鵡,詩能繼鶺鴒.蒲親香案色,蘭動粉闈馨。周孔傳文教,蕭曹授武經。
相知皆是舊,每恨獨游頻。幸此同芳夕,寧辭倒醉身。燈光遙映燭,萼粉暗飄茵。明月分歸騎,重來更幾春。
碧草徑微斷,白云扉晚開。罷琴松韻發,鑒水月光來。宿鳥排花動,樵童澆竹回。與君同露坐,澗石拂青苔。
月華臨霽雪,皓彩射貂裘。桂酒寒無醉,銀笙凍不流。懷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竟夕吟瓊樹,川途恨阻修。
麻姑山下逢真士,玄膚碧眼方瞳子。自言混沌鑿不死,大笑老彭非久視。強爭龍虎是狂人,不保元和虛叩齒。
正月十一日書札,五月十六日到來。柳吟秦望咫尺地,鯉魚何處閑裴回。故人情意未疏索,次第序述眉眼開。
鄉名里號一朝新,乃覺臺恩重萬鈞。建水閩山無故事,長卿嚴助是前身。清泉引入旁添潤,嘉樹移來別帶春。
觀音化身,厥形孔怪。胣腦淫厲,眾魔膜拜。 ——張希復指夢鴻紛,榜列區界。
紀行寫景抒情
畫船穩泛春波渺。夕雨寒聲小。紫煙深處數峰橫。驚起一灘鷗鷺、照川明。西樓今夜歸期誤。恨入欄干暮。可堪春事滿春懷。不似珠簾新燕、早歸來。
夜郎江上看元宵。斗回杓。雪初消。燈火銀花,何處是星橋。
冰雪肌膚,靚妝喜作梅花面。寄情高遠。不與凡塵染。玉立峰前,閑把經珠轉。秋風便。霧收云卷。水月光中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