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嶙峋的詩詞(185首)

    41 《云安監勸學詩》 宋·王日翚

    云安古湯谿,□□□□濱。
    無室不鹽煙,無民不樵薪。
    士子獨希少,錐刀事艱辛。
    我因沿檄來,暇日聊咨詢。

    哲理

    42 《賀李憲校書生子》 宋·王子俊

    乃翁學海深無底,材如莫耶淬清水。
    天教乞與玉麒麟,拍手歡呼為公喜。
    雪峰千丈玉嶙峋,玻璃之江浸秋旻。
    可憐秀氣無著處,都為此子融精神。

    43 《泛照湖游天章二首》 宋·吳奎

    愁霖不肯已,陰結彌二旬。
    吾游欲及時,秉燭出城門。
    泛泛一畫舫,密坐環親賓。
    爽氣忽侵袂,重云稍逡巡。

    44 《皆山西爽二亭》 宋·姚東

    華亭百尺跨嶙峋,照眼風光自吐吞。
    閒數炊煙分聚落,坐收奇觀入壺尊。
    罔巒繞戶云生快,饒柝無聲月在軒。
    更有何人佩黃犢,耕鋤已偏落霞村。

    45 《再次韻四首》 宋·袁說友

    視草行看賜上樽,濁醪付我酹嶙峋
    扶攜誰共山前醉,從此無君度外人。

    46 《再次韻四首》 宋·袁說友

    犖確悍頑經數驛,醒然初挹碧嶙峋
    眼明驟與真山晤,不比逃虛見似人。

    47 《再次交代韻四首》 宋·袁說友

    漫叟當年臼作樽,侑樽青嶂漫嶙峋
    與君屢共山前醉,似覺清歡勝昔人。

    48 《再次交代韻四首》 宋·袁說友

    環秀亭中命淥樽,云煙明滅映嶙峋
    佐州不喜分風月,喜與南山作主人。

    49 《題說法臺》 宋·鄭昌齡

    四十高峰繞法臺,峰峰嶙峋玉蓮開。
    嵐光擁翠猿啼遍,松蓋移陰鶴唳回。
    貝葉乍翻鐘磬暝,金沙猶伏地爐灰。
    天冠隱處多奇絕,時見彌空花雨來。

    50 《謝詹環仲》 宋·祖逢清

    在學得益友,結廬得寶鄰。
    自慚蒹葭質,長倚玉嶙峋

    51 《滿庭芳·山色*藍》 元·李孝光

    山色*藍,溪光鑒玉,天□流轉精神。
    鶴盤松頂,松下坐高人。
    好個壽星圖畫,愛花間、流水長春。
    儂知否,此山老子,元是宰官身。

    52 《山行》 明·明沈定王

    丹地轉嶙峋,山寒未覺春。
    枯藤懸古木,獨鳥咤行人。
    崖斷才分徑,云低欲拂巾。
    漸看天路近,下界積微塵。

    53 《感懷詩(四十首·有序)》 明·桑悅

    勾踐軾怒蛙,鉏商腳祥麟。
    萬物貢所遭,通遏非緣身。
    周禮盡地利,羲經發天真。
    拯物有余資,寸璞山嶙峋
    君看乘輿者,進退皆由人。
    ¤

    54 《送鄭同夫歸豫章分題詩 分題龍門》 明·沈明遠

    峭拔終同禹鑿存,折盤雙磴竦云根。
    青天鳥沒仙人掌,黑骨龍歸箭栝門。
    寒落云泉搖暝影,晴開石鏡見秋痕。
    詩成待刻嶙峋上,遲子重來與細論。

    55 《蔡芝林為蔣公進求畫扇遂題》 明·王紱

    蔣君我未識,好事能延賓。
    從游蔡夫子,是可知其人。
    謂我隘而介,傲兀長居貧。
    尚耽山水癖,豪縑掃嶙峋

    56 《九日登山》 明·許繼

    處喧久忘靜,臨曠始懷真。
    步登千仞岡,眷茲九秋辰。
    余滓澄廣澤,薄氛散高旻。
    浮空白云遠,冠日丹霞新。

    57 《北山草堂》 明·張孟兼

    草堂卜筑近嶙峋,怪石蒼苔跡未陳。
    澗瀑亂鳴前嶂雨,山花遲發半巖春。
    每逢過客留題壁,自有居僧為卜鄰。
    松下茯苓今亦大,可能謀食樂終身?

    58 《初入武夷》 唐·李商隱

    未到名山夢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幔亭一夜風吹雨,似與游人洗俗塵。

    59 《壽櫟前假山成,移丹桂於馬城自嘲》 宋·范成大

    堂前趣就小嶙峋,未許蹣跚杖屨親。
    更遣移花三百里,世間真有大癡人。

    60 《自詠》 宋·陸游

    素慕巢居穴處民,久為釣月臥云身。
    經行山市求靈藥,物色旗亭訪異人。
    高枕靜聽棋剝啄,幽窗閑對石嶙峋
    吾廬已是桃源境,不為秦人更問津。

    * 關于嶙峋的詩詞 描寫嶙峋的詩詞 帶有嶙峋的詩詞 包含嶙峋的古詩詞(1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