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嵇筆的詩詞(30首)

    21 《感辛夷花曲》 明·朱曰藩

    昨日辛夷開,今朝辛夷落。
    辛夷花房高刺天,卻共芙蓉亂紅萼。
    小山桂樹猶連卷,五湖荷花空綽約。
    連卷綽約宜秋日,端居獨養征君疾。

    22 《李廷老祠部寄荊柑小》 宋·梅堯臣

    踏雪沖風馳小吏,帶霜連葉寄黃柑。
    擗包欲咀牙全動,舉盞逢衰酒易酣。
    書尾自題知遠意,筆頭親答厭多談。
    故人莫覓新詩卷,都似嵇康七不堪。

    23 《愛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 宋·楊億

    太極垂裳日,中原偃革初。
    樓船秋發詠,衡石夜程書。
    好問虛前席,徵賢走傳車。
    蓬萊侔漢製,煨燼訪秦馀。

    24 《次韻寄葉進卿》 宋·陳造

    回車記我君能賢,席門忽下鳧背仙。
    參辰相避徒自惜,但有妙語邦人傳。
    阿戎齒錄雖牽聯,陸沈父書如縛禪。
    題鳳不寘嵇喜下,殺雞容羞季路前。

    25 《文約用韻請別作此留之并柬簽判李丈》 宋·李流謙

    平生心知我與君,余子碌碌耳未聞。
    相思輒命嵇呂駕,醉飲仍開孟公門。
    山城牢落情易動,翻郄便作思家夢。
    笑言伏臘未一有,歸辦黃虀三百甕。

    26 《和野渡為青溪賦》 宋·衛宗武

    好士不論親與疏,絕甘分少寧求余。
    孔程一見便傾蓋,懽如故舊其非歟。
    世多奇俊無南北,平昔可曾致佳客。
    吾鄉良友無出君,二仲之交猶欠一。

    27 《題趙仲穆山水二首》 宋·仇遠

    王孫遺跡在桐鄉,留意當年翰墨香。
    回首西風多感慨,不辭援筆賦嵇康。

    28 《自宜興歸謁鄒德久不遇》 宋·李處權

    客里仍驚奔,南走荊溪上。
    系船樓前樹,偶接丈人行。
    茲惟天下士,抱負不可狀。
    而今年七十,面睟背益盎。

    29 《與可墨竹二十韻》 宋·蘇籀

    天工奇水墨,晴景照檀欒。
    影動嵇阮愛,筍穿淇渭干。
    禪翁三昧力,老手一揮間。
    意匠先鶻落,心造忘筆端。

    30 《張持荷示詩編次韻一篇為謝》 宋·喻良能

    先唐詩道昌,萬象繞吟筆。
    長吉窮嶮怪,奚囊銷永日。
    一洗齊梁陋,古澹見摩詰。
    詰齋妙入神,二者無一失。

    * 關于嵇筆的詩詞 描寫嵇筆的詩詞 帶有嵇筆的詩詞 包含嵇筆的古詩詞(30首)
    chengrenyouxi